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都市现言 > 重生93:开局退婚迎娶白富美 > 第975章 你说它叫什么

重生93:开局退婚迎娶白富美 第975章 你说它叫什么

作者:金生水起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4-06-16 16:51:39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听到陈阳说他们博物馆里有一件一模一样的馆藏品,藤井立即紧张起来,同时用手指着陈阳大声喊道,“你们的馆藏......”

藤井心里明白,如果这件自己再说错了,那就输给陈阳两次了,那眼力这方面几乎不用比了。再说,自己国家对华夏馆藏品都有备案,哪个博物馆有什么,什么时间出土了什么,在自己国家那边都是有记录的,重要的文物早就开始注意了,自己根本就没有听说过,哪个博物馆出现元代水晶杯,反倒是杭州博物馆有一只战国玻璃杯,这自己倒是知道的。

所以,当陈阳说他手里这件跟馆藏品一样的时候,藤井本能脱口而出,你们各个博物馆馆藏品我们都有备案,根本就没有元代的水晶杯,只是藤井刚说了一半,旁边评估团开口说话了。

“藤井!”池田建一开口制止了藤井,同时狠狠瞪了藤井一眼,这种事怎么能开口就说呢,混蛋,没长脑子!

“我们一会请华夏方联系一下那个博物馆,先询问一下情况,之后在做决定,现在可以下一件了!”

宋开元刚想说什么,被耿老拦住了,低头跟宋开元说了几句之后,宋开元脸上一愣,随即点点头,转身向旁边的一名小伙子招招手,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小伙子转身离开了大厅。

藤井听到让自己拿下一个物件,悬着的心总算落地了,随后拿起号牌,一只盒子被放在了桌面中间,藤井从盒子里拿出一件龙泉窑玉壶春瓶,冲着陈阳伸手示意,“请!”

玉壶春瓶通体着龙泉青釉,釉药浓稠均匀,光滑滋润,釉色幽青纯净,清新素雅,口沿内外、颈部、腹体上分布十几处褐斑,好似天际飞来了几抹霞霭,风雅无比。

元代青瓷褐斑玉壶春瓶 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

陈阳走上前看了起来,这就是他们说的飞羽瓶,还真别说,倒是挺像的,只不过根据自己所知,这种物件在他们那里不应该叫飞青瓷么?

飞青瓷,我国是没有这种叫法的,这是东瀛陶瓷界对我国唐代越窑、元明时的龙泉点彩青瓷的称谓,专指青釉褐斑的瓷器。飞青瓷是个专有名词,不可以拆开来说,比如一件青釉褐斑的瓷器,我们不能把它叫作飞青,而飞在这里是作为形容词来修饰青瓷的,因为飞这个字在这里可以指漂浮、悬浮,这褐斑印在青瓷上,就像悬浮着一样。

这件飞青瓷瓶的表面散布着铁锈色不规则斑点,上面施了一层青釉,这种装饰手法在国内元代龙泉窑比较少见。这种褐斑点只是在器身的装饰,但它并不突显内容和主题,也没有规律可循,这一类的审美长久地不被国人接受,所以在我国始终没有大面积地流行开来。

褐斑

无论是莹润的釉色,还是错落有致的褐斑装饰,这件青瓷瓶在同类中都堪当一件优秀作品。圈足的底釉被削去大约有5毫米左右,露出深红褐色的胎体部分。细长的颈部和丰满的鼓腹造型优雅,张弛有度,相映成趣,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

这种工艺还是古人无意中发现的,源于东晋,那时带有褐斑的青瓷也可以说是一种“缺点”,这是因为釉或坯的某一部分,有铁分特别多的地方,那里的铁未能还原彻底,因而显现出黑色的斑点。

后人看到这种偶然的结果认为很有趣,于是便有计划地在某一局部加铁而得出了同样结果。元代时期的龙泉青瓷上面也往往可见到点彩,据分析是用当地出产的一种含铁量较高的“紫金土”,略按规则地点画在已挂釉的坯上,烧成后即呈赭色或黑褐色,别具风格。

而当时的国人很少有人接受,认为这就是缺陷,可没想到,这种有缺陷的瓷器传到了东瀛,他们却非常热衷,对飞青瓷的喜爱,从他们收藏的种类就可以窥见,除了国宝飞青瓷花生以外,还有飞青瓷蒜头瓶,飞青瓷八方马上杯等等。甚至还有许多欧美收藏家,受到东瀛人审美的影响,也喜爱这种非常特殊的龙泉窑青瓷。

“胎体厚重,胎质粗,胎色为白中带灰或淡黄,釉色温和润泽、不张扬也就是没有贼光,光泽柔和内敛,似水一般。釉上褐斑,圈足底釉被削去大约有5毫米左右,露出深红褐色的胎体。”这物件对陈阳来说一点难度都没有,陈阳简单说了一下,将瓶子放回到桌面上。

瓶底火石红

“元代龙泉窑,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添加了很多工艺,如模印花纹,釉上褐斑,露胎装饰等,都是此时期多见的方法,也是辨识龙泉窑宋,元的重要标准。一般而言,具有褐斑和露胎装饰的龙泉窑文物,都定为元代。”

说着话,陈阳伸手指向玉壶春瓶的底部,元代早期龙泉窑一般使用垫饼烧制方法,器物底足足心处一般无釉;中期大量使用盂状支烧器,故靠近圈足一圈釉常被刮去,只残留中心一点青釉, 形成独有的时代特征,这种方法一直沿用到明初。 元代晚期又改用薄垫饼支烧,底足基本上无釉,无釉露胎处处理得不够精致,往往多见切削痕迹。

“藤井先生,”陈阳回头看向藤井,“虽然我不知道你们国家怎么形容这种工艺,但在我们国家,这就是元代中期的龙泉窑玉壶春瓶,不过据我所知,你们应该称其为飞青瓷对吧?”

藤井也知道这东西难不住陈阳,微微点点头,表示没错,这物件不可能说出其他的来,因为特点太明显了,所以自己只能等陈阳拿出下一个物件。

当陈阳将盒子打开,将里面的物件摆放在桌面上的时候,藤井眼睛瞬间就亮了,甚至直接趴到了桌子前面。

油滴天目茶盏,九州国立博物馆藏

“油滴天目茶盏!”东瀛评估团的位置,池田九又一边喊着,一边蹭站起来,起身就往这边快步走来,身后几名东瀛评估团的人,也在后面紧紧跟着。池田九又走到藤井身边,直接伸手就将藤井推开了。

“八嘎,君には資格がない!”池田九又看着藤井大声喊了一句,藤井规规矩矩在旁边站直了身体,微微嗨了一声。

听得陈阳是一脸糊涂,什么伊娃什么耐,说的什么?看着池田九又几人走过来伸手就要拿起茶盏,陈阳一把伸手按住了茶盏,“等会,你们到底谁比?这怎么半路还换人呢?”

“我跟你们说,换人可以,但必须加注!如果不加注,这场就算我赢!”

陈阳不是不明白他们下来干啥,在东瀛文化厅官方认定的国宝级文物中,瓷器只有14件,其中有4件是宋代建盏,含3件曜变盏,1件油滴盏,而这件被他们列为国宝的油滴天目茶盏,正是陈阳手里这件。

东瀛对建盏的分级,以曜变为最,次之就是油滴,再次则是兔毫,这在他们的《君台观左右帐记》,曾有明确记载:曜变为世上罕见之物,值万匹绢;而油滴为第二重宝,值五千匹绢;兔毫盏值三千匹绢。

这件茶盏是陈阳第一次去秀才村时候遇到的,根据自己后世的记忆,这件茶盏是存放在东瀛九州国立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可九州国立博物馆是在2005年才建成的,按照他们说的,这只油滴盏曾经为江户时代后期的著名茶人所藏,可现在是1994年,这物件怎么会出现在秀才村?

油滴天目茶盏

别说是一件一模一样的茶盏,这种油滴天目茶盏,就算到了后世,国内博物馆所藏宋代建窑茶盏中没有一件完整的油滴盏。可能觉得说的有些夸张,或许官藏没有,但是民藏里面有呢?

我们可以看个数据,2014年港城拍卖出一件宋代建窑黑釉油滴天目茶盏,藏家是东瀛一名资深茶具收藏大家;2023年苏比以673万拍卖出去一件南宋 建窑油滴天目茶盏,藏家是小鬼子;2020年羊城拍卖会,拍卖出去一件南宋 建窑黑釉油滴天目茶盏,藏家是东瀛西园寺家族;同年苏比拍卖出去一件北宋至金 河南黑釉油滴天目茶盏,藏家是东瀛青山寺等等,在拍卖市场上,茶盏的大部分藏家都来自东瀛,而且这些拍品中,只有2023年苏比拍卖出去的那件油滴天目茶盏看起来还不错,其余的品相都很一般。

2020年广东崇正拍卖出去的油滴天目茶盏,拍卖价格138万,跟九州国立那只对比一下

陈阳手中的这件茶盏能被东瀛文化厅列为国宝之一,可见绝不一般,现在见到这么好的物件,小鬼子那些评估团的人当然坐不住了,纷纷跑过来准备看一看。

“陈先生,你的不要误会,我们只是想鉴赏一下,”池田九又一脸堆笑的看着陈阳说道,“您放心,我们不会将结果告诉藤井。”

“你说不告诉就不告诉呀!”陈阳把头一扬,顺势将茶盏拿回到自己手里,“你们说话我又听不懂,万一你告诉他呢?”

“你们要是这么干,等会他把物件拿出来,我是不是也可以喊我们的评估团下来鉴赏一下?”

说完之后,陈阳把嘴一撇,一脸鄙视的看着池田九又,表示这不就是个茶碗么,你们东瀛那么热爱茶道,这种东西应该不少,至于这么激动么!

“再说了,我们唐宋时期的茶盏,在你们国家博物馆里好几件呢,你又不是没见过,凭啥非得看我手里这只?”

池田九又冲着陈阳微微鞠了一个躬,“陈先生,您说的没错,你们国家唐宋时期的茶盏,确实在我们国家有几件,但......”

池田九又思考了一下,“但这种油滴天目茶盏,我的还是第一次见到,所以拜托了!”

第一次见到?陈阳听完愣了一下,不对呀,大板不是还有一件么?

“额......”陈阳眨巴了几下眼睛,“你说这叫什么?油滴天目?还真挺会起名字,这是鹧鸪斑茶盏!”

说着话,陈阳将茶盏重新放回了桌面,但是手没有松开,冲着池田九又一笑,“你说它叫什么名字?”

“油......”池田九又刚开口,随即眼珠转了转,“鹧鸪斑茶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