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武侠世界行 > 第4章 灵谷隐真

武侠世界行 第4章 灵谷隐真

作者:宗参渊复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6-16 18:42:05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山路崎岖而陡峭,步伐逐渐慢了下来。

灵谷峰实际上是山连山,经历代信众和村民开凿和铺砌石块,让人以为是一座山。

吴成一时技痒,从山间飞到对面,惊起同行游人瞠目结舌。

吴成在山头对他俩喊道:“怎么样?”

吴思一脸无奈,只能说:“轻功不错。”

吴弼只能拍手,表示自愧不如,然后默默向前走。

吴成一时亢奋,就在山间来回飞来飞去,纯当日常训练。而且不再再是竖直地飞,经常变换各种姿态,如苍鹰般勇猛,或燕子般盘旋,不受地面牵引。 玩了几个回合,才停下来,发现吴思二人已经到了半山腰,然后一个筋斗过来。

山间可以看见山顶的隐真观,如今下山的游客也比较多。由于此山是三教合一的寺庙,信众可以彼此尊重,互不干扰,彼此拜祭各自神只。

上山求神拜访的传统,是上古巫教之遗留,上古民刀耕火种,常迁徙,不爱住平原,净明道传入,兴修水利,才改变赣抚平原人口不如山区人口的局面。

这也是民众喜欢翻山越岭的根源,脚力强健是山区民众尤为突出。此山百丈有余,对当地游客来说,只不过是半时辰而已。 吴成轻功在身,步履轻盈,只要三刻钟而已,中间塑造了不少石塑,多是谢灵运在此发现一些民间传说。

谢灵运历史长河里,只是一个恃才傲物的文人,山水诗人的鼻祖,政治斗争失败的政客,除了文学成就,基本上被人抹杀。 在临川人民心中,是爱民如子的明吏良师,启蒙临川文化,为后世奠定坚实基础。谢灵运兵败广州,身死异乡。

康公忌日七月二十三日,城外民众把过成一千六多年百年的抬康公菩萨,也为数不多为了纪念地方官的民间祭祀活动。临川人民心里,谢灵运才是更接近真实谢灵运。

封神演义最大败笔就是把人民爱戴神只,变成一个姜太公封神,这是对古代神话严重扭曲。

古代神只都是人变神,都是深受民众爱戴,死后才会立祠堂,各种祭祀。 沿路林荫,除了少数路段没什么林木,绝大数路段比较清爽。在最一段路,树木十分高大,太阳很难照射过来。

三人走到山峰,看到一个读书孩童石像。

吴成指着石像便问:“这人是谁?”。吴弼一脸自信地答曰:“隐真观插班生王安石,此处不远处有一座下马山,便是荆公下马拜荆条之地。”。

“王荆公拜荆条,略有耳闻。不知道具体何处,听你一句,原来下马山就是在灵谷峰附近。”吴成虚心请教地说。

“其实王安石在家乡时间并不长,很长时间都是在随着父亲游宦,也就是少年时间最长待了三年,隐真观是人生最难忘记忆。灵谷峰东面还是王安石外家,同时也是曾巩的舅家,两人在那结下深厚友谊。没错,曾巩是王安石表舅,同时也是表叔,因为王安石取表妹吴氏,属于联营的表舅。”吴弼将一些灵谷峰奇闻趣事。

吴思一路上不忘采摘映山红,在吴成和吴弼心里一直是巾帼不让须眉。

吴思折了一个花环,盘在头上,显得青春靓丽,引得路人时不时偷看几眼。

吴成看到吴思头上的花环,便问:“你什么时候摘了花,还折了花环。”

吴思一脸无奈便说:“你们这些人就从没把我当过姑娘家看。”

吴成恍然大悟,太熟悉彼此,从而忽略了彼此,青梅竹马实际上让彼此停滞了认知。

吴成大笑地说:“原来,你也有转性的一天。”

吴思上前掐了一下吴成的手臂,对方一个闪避,从指尖溜过去。

吴思没有好气地骂:“你长本事,敢取笑我了。”

吴成心下觉得熟悉,也有了一丝顾虑,忽然间发现这份友谊变得越来越脆弱。

吴成跑到道观后,看见门前石壁上刻了:“三教同源,一方胜迹。”

左边画有两仪图,右边有万字符,预示佛老二宗。右拐到大殿内,可以看见大殿正中是三清塑像,是道教三位神只。

东西两侧分别立有炎帝、玉皇大帝、黄帝、关公、包公、岳飞六尊塑像。三人立在殿前,向三清三拜,然后又向三帝、以及民间三位圣人又拜了三拜。

吴弼曾经来过,然引他到殿后的儒学堂拜了孔夫子、孟子、文天祥,三位圣贤。 吴成到了佛堂看了,由于本着三教同源心态,只是参看了,横三世佛,以及十八罗汉。造像是镀金打造,可谓金碧辉煌,也许正就是南朝文化流行之久远。即使外来教派如何多,但是佛教总有一席之地。

三人出了正殿,还有一座高塔,然后在第一层看了斗姆宫,也就是道的暗喻。第二层就是观自在菩萨。 然后还有几个偏殿,也看到了福建海神妈祖。这也是不少信众远道而来福建信众。

吴成对佛教不甚了解,也没有太多兴趣,就没有继续观赏,站在顶峰,环顾四周。

山下良田遍布,炊烟袅袅,远处可以看到临汝县城高耸入云的宝应寺。

吴成不由自主地吟唱:“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三人下山,看到不断上山的游客,喜不自胜。

宋代诗人杨万里曾经说:“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欢喜。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其实上山觉得疲乏,很累,但是下山由于很多时候,是下坡路,反而有点身不由己的感觉,总是担心自己,走快摔了一跤。

其实吴成已经到了未时,由于不是佛教信徒自然是不喜欢吃斋,而是喜欢在山下酒家吃上一顿农家菜。

吴成等人青春活泼,下山速度自然不同,只花了两刻钟就下了山,然后在山下一家酒家点了本地一盘辣椒炒肉、三壶米酒、一盘韭菜炒鸡蛋、一盘炒鲫鱼,然后来了三碗白米饭。 吴成也许之前飞行时间太多,先是抿了一口米酒,然后夹了筷子辣椒。吴弼和吴成也没有客气,然后也开动起来,吃了自己喜欢菜。

吴弼自小喜欢吃鱼,舌头十分灵活,没有几下就把鱼肉吃干净,然后把鱼骨刺吐了出来。

吴思最喜欢鸡蛋了,蛋香气扑鼻,十分令人生津开胃,只是喝了一杯米酒,便开始吃饭。

吴弼然后举起米酒,对他们说:“虽说不是正式,但也还是要点仪式感,来三个人走一个吧。”

吴成喜欢米酒香味,口感清冽清香,然后一饮而尽,十分豪气干云。

吴思也是干了一杯酒,此刻觉得十分清甜,也许是之前十分干渴缘故。这就是身体渴求,往往能令外在产生别样风味。

此行比较尽兴,然后风卷残云地把饭菜吃得一干二净,吴成与吴弼分别添了一碗米饭,然后吴思在一旁喝开水,等他俩吃完。

片刻二人吃完饭,吴成问老板多少钱。老板说:“一百五十个侠客币。考虑到你们是侠考生,本店打九折,只收你一百三十五个侠客币。” 吴成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一张绘有中庸头像的百元侠客钞,一张绘有东龙头像五十元侠客钞。 酒店老板则找了一张绘有不肖生头像的十元钞,一张绘有赵焕亭头像的五元钞。

武侠世界以中庸为尊百元钞也是最大面值,东龙次之,五十元钞,二十元钞则是还珠真人,二元钞西羽,一元钞南侠,一元币北盗。

吴成结完结完账,吴弼给了一张五十侠客钞,吴思也给了一张五十元侠客钞。吴成一人找了五元,然后便离开酒家,径直踏上归程,由于走陆路,便不是从码头走,而是沿着湖南境内直行,一路上不少路人来此游玩。

湖南乡驿道直走,过了洋洲桥,到文昌里。

文昌里是洋洲和桥东街合并而来,归属于文昌街。

之前在河里眺望文昌里,没有看得仔细端详,如今要到汤城外老宅看一下。

文昌里分汝东园和汤家山,是清朝到民国临川建筑缩影,承载着历史记载。

三人如走进明清古街,看到络绎不绝的百姓,说着地道临汝方言交谈和吆喝,河里水声随着风传入耳中。

三人如释重负,心情十分愉悦,内心浮出美好记忆。

历史与当下交汇在一处,每个人十分沉浸在古街氛围中,有点流连忘返。

汝东园贵在正觉寺,汤家山胜在玉隆万寿宫,加上文昌桥和州学岭,儒释道和平相处,并无什么相害,印证了道并行不相悖。

吴成内心颇有感触,想起来:“平常心,原来就是此意。顺其自然,遵循万物本来样子。”

吴成察觉一下体内真气状态,忽然察觉到充盈不少。

真气是侠客立身之本,没有绝对实力,是不足以震慑宵小,也无力对抗外敌入侵。

吴弼与吴思啧啧称奇,天赋异禀,观赏游玩都能引发共鸣从而突破修炼瓶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