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都市现言 > 好好地活 > 第211章 故人重逢

好好地活 第211章 故人重逢

作者:鄂佛歌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4-06-16 19:51:04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许国庆的这家酒瓶厂名为致远玻璃制厂,在另一个村,距离这里十来里路,好在这里不似西北农村那么荒凉,人来人往的,时不时地还有营运的交通工具经过。

两人站在路边等了一会儿,拦住一辆三轮摩的。

在往那个村走的途中,赵小禹又仔细看了一遍那张名片,上面留着一个传呼号码,和一个座机号码,他试着打了打座机号码,响了半天没人接。

他想,这个许国庆,八成就是以前新建队的许国庆,许清涯的爸爸。

许清涯以前写信说过,她爸做起了瓷器生意。

想到这点,赵小禹不由一阵激动。

一别九年,不知他们还记不记得他。

三轮摩的在一处大院门口停下,两人下了车,见大门上面的铁架子上立着“致远玻璃制品厂”七个红色大字。

院子里的布置很简单,有座四方形的厂房,旁边有几个水泥方仓,有的堆满了碎玻璃,有的堆满了一些块状或颗粒状的原料。

有一排简易平房,想必就是办公室。

一个小伙子从一间办公室里走出来,正要往车间走,看到了两人,就站住了,狐疑地打量着两人。

他二十四五岁,脸膛微黑,黑中带红,身材比较壮实,穿着一身劳动布的工装,赵小禹看着他面熟,搜索了一下记忆,认了出来。

“许大哥是不?”赵小禹扔下行李,跑了过去,“你是许清海大哥吧?”

“你是?”

“我是赵小禹啊,建设新建队的赵小禹,许清涯的同学!”

“噢,想起来了,放火的那个赵小禹吧!”这个人确实是许清海,许清涯的大哥,许国庆的大儿子。

缘分真是个奇妙的东西,相别九年,一方在大西北,一方在大南方,就这么神奇地相遇了。

许清海把爸爸许国庆叫出来,许国庆已认不出赵小禹了,也难怪,他离开新建队时,赵小禹还是个小屁孩,现在完全是个大人了。

几个人进了办公室,许国庆首先问赵小禹,为什么不取那些钱,又退回来了,赵小禹便将秦富忠私拆信件,私吞汇款单等事讲了一遍。

许国庆怨骂了几句,又黯然地说:“那时你不取,现在我是一分钱也没有了。”

赵小禹说:“我不是来要账的,我是来找你合作的!”

双方相互说了这九年来发生的事。

许家在当地也算是大户人家,许国庆有好几个兄弟姐妹,只是因为耕地太少,才被迫背井离乡,到外地谋生。

因为被武家逼得走投无路,许国庆携妻带子逃回到老家,做起了瓷器生意。

生意做得还不错,但他有点不满足,就把兄弟姐妹召集起来,又联合了几个朋友,又向银行贷了一笔款,办起了这个小工厂。

他们原本是想效仿大众办瓷厂的,但觉得瓷厂竞争太大,就办了个玻璃瓶厂。

玻璃和陶瓷同出一宗,都属于硅酸盐一类,不算是跨行,但市场空间大。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瓷都瓷都,以瓷闻名,来这里的人,都是买瓷的,就算瓷厂再多,可市场是无限大的。

玻璃厂是少,可是市场也小,人们更愿意和外地的一些大厂家合作。

所以建厂以来,除了接到一些零星的订单外,基本上都是停滞的状态,现在工人工资发不开,股东怨气冲天,银行天天来逼债,工厂已经濒临破产了。

许国庆最后总结说:“生意这东西,真不能想当然地做,术业有专攻,就说瓷吧,你看广东人做瓷砖,用的是辊道窑,完全自动化,哗哗哗地,就像印钞票似的。

“广东的瓷砖,卖到你们大西北,加上运费,终端售价,都比你们出厂价低,还比你们的漂亮,所以你们那里的瓷砖厂,为什么一家一家地倒闭。

“瓷都人做日用瓷和观赏瓷,就是比别的地方强,这就是地区特色,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呵呵,可我偏偏做了玻璃,还是做的玻璃瓶,如果做平板玻璃还好些。”

赵小禹也说了自己的情况,许国庆很是欣慰:“那时我就觉得你小子不是个普通人,不过不上学可惜了。”

谈起许清涯,许国庆说:“她还那样,没心没肺,整天嘻嘻哈哈,现在县里上高二呢,住校。”

许清涯本和金海同班,但因她从北方搬到南方,期间误了课,复读了一年。

许国庆指指许清海又说:“老大回来就没上过学,死活不念了,败家仔!老二还好,现在省城上中专,今年就毕业了。”

谈起合作的事,许国庆建议道:“我们以前生产过几个香水瓶子,最大的有150毫升,也就是三两的,正符合你的小瓶酒,换个盖子就行,模具还在,如果你觉得行,马上就能生产。如果要重新设计,那你们就得出模具费。不过,在现有的基础上做些微调,费用也不大。”

许清海将那几个香水瓶的样品拿过来,这些瓶子有圆的,有方的,有三角形的,有无色的,有彩色的,有磨砂的,有雕花的,造型各异,异彩纷呈,光怪陆离。

赵小禹马上被它们吸引了。

他很快看中了两个瓶子,一个是圆柱状磨砂的,一个是正方形透明的,尤其是这个正方形的,瓶身略微有些弧度,一侧像是被砍去一刀,棱角分明,略微泛着淡蓝色,像一块水晶。

在此之前,假如有人问他,你心目中的设想是咋样的,他可能描述不出来,现在他可以说:“就是这样的!”

看了看容量,是100毫升。

许国庆说:“这个其实是可以做到150毫升的,模具不变,瓶壁变薄就行,装酒用不了这么厚。”

“不用!”赵小禹说,“做薄就没这个效果了。”

“那倒是,”许国庆点点头,“这个瓶的厚度是不均匀的,有折射效果,看起来很高档。”

赵小禹将那些瓶子逐个看了一遍,问:“许叔,这些我能不能全带走?”

“能!”研究完工作上的事,许国庆父子俩领着赵小禹和李晓霞参观了车间。

车间正处于停工状态,熔炉熄了火,设备静悄悄,连个工人都没有,显得很破败。

许国庆指着当中一台转盘式的大设备说:“这是我们厂的全部资产,一体成型机,基本是全自动的,可惜现在派不上用场了。”

又拍拍赵小禹的肩膀,“你得好好卖酒啊,说不定能救活我们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