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中国历史故事 > 石勒敬重读书人

中国历史故事 石勒敬重读书人

作者:文明观测员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6-18 14:23:46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在动荡不安的东晋十六国时期,中国北方战火频燃,政权更迭如同走马观花。刘渊与其子刘聪相继建立汉国,然而,当刘聪离世后,皇位传至其侄刘曜,汉国却逐渐走向衰败。刘曜登基不久,大将石勒便揭竿而起,建立了后赵政权,与汉国形成对峙之势。

随后,汉国与其他割据势力相继被石勒所灭,北方大部分地区尽归其手。后赵迅速崛起,成为北方最为强大的国家,一度以淮水为界,与东晋形成对峙局面。石勒,这位杰出的政治家与军事家,其传奇般的称帝经历与独到的治国策略,对后世封建帝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石勒,字世龙,出身于羯族。他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才华,不仅体魄强健,更擅长骑马射箭。十四岁那年,他与同乡前往洛阳谋生,曾在洛阳东门放声长啸,其声震天。这一幕被当时的大官僚王衍所见,他深感石勒抱负非凡,恐怕日后会成为乱世之源,于是派人捉拿。幸得石勒机警,提前逃离,才得以幸免于难。

自古以来,并州一带,官僚地主多流行蓄养佃客之风。石勒年轻时,家境贫寒,曾投身于阳曲宁驱与邬人郭敬门下,为佃客所役。然宁、郭二人皆觉石勒非凡夫俗子,日后必有作为,故对他另眼相看,于困境中伸出援手。西晋太安年间,并州大饥,石勒投奔宁驱。当时,北泽都尉刘监欲将石勒缚为奴而售之,幸得宁驱藏匿,方免此难。后石勒悄然离去,欲投纳降都尉李川。途中遇郭敬,述其饥寒之苦。郭敬慷慨解囊,以货财为石勒置衣备食。

石勒目睹当时饥荒遍野,胡人被掳为奴之惨状,遂向郭敬献策:散布冀中可免费提供食粮之消息,诱胡人至彼,而后售之。然此计未施,并州刺史司马腾已遣郭阳捕胡人售往山东。石勒年方二十有余,亦被擒,卖至荏平地主家为奴。地主见其相貌非凡,遂免其奴籍。

历经磨难的石勒深知,唯有奋起反抗,方能改变命运。于是,他开始广纳贤才,积蓄力量。他召集十八勇士,组建骑兵队,号称“十八骑”,自此踏上军旅生涯。此后,石勒势力日盛,军事才能亦日益凸显。最终,他投奔刘渊,被封为大将军。

身为大将军,石勒更重视人才之招募。他深知,成大事者,除武力外,更需智谋之士辅佐。因此,他设立“君子营”,聚集读书人,共谋大计。其中,张宾才华出众,为石勒出谋划策,助其屡战屡胜,势力日增。

公元319年,石勒建立后赵,实现从奴隶到皇帝的华丽转身。他深知知识之力量,故对张宾提出尊崇儒学之建议欣然接受。他建立考试保举制度,选拔官吏皆以读书人为先。更令各地兴办学校,鼓励官员子弟入学读书。

除此之外,石勒对读书人极为敬重。他多次告诫手下,若有读书人犯罪被抓,务必留其性命,交由他亲自处置。某日,朝廷征召的读书人樊坦入宫觐见石勒。石勒见樊坦衣衫褴褛,颇感惊讶,便问:“你竟穿此破衣,家中定极贫困。”

樊坦直言不讳道:“家中财物被羯贼抢光,否则怎会如此装束来见陛下。”言毕,他才猛然意识到触犯了石勒的禁令。原来,石勒曾严令百姓不得提及“胡”、“羯”二字,违者严惩不贷。樊坦顿时面如土色,连连向石勒请罪。

然而,石勒却面带微笑道:“此禁令仅对百姓有效,读书人可免。”说罢,他不仅未罚樊坦,还赠予钱财衣物。

石勒虽不识汉字,却深爱汉人文化,尤对历史书籍情有独钟。即便战乱之际,仍不忘令人读史以闻。

有一次,他让人读《汉书》。当听到有人劝刘邦分封旧六国贵族时,他焦急地说:“不可如此。若刘邦从之,岂能得天下?”待读书人告知刘邦听从张良建议未行此举时,石勒方才安心,道:“对,当如此。”石勒对汉高祖刘邦极为敬仰,曾言:“若遇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若逢光武,当并驱中原,未知鹿死谁手。”意即如遇刘邦,愿为其臣,与韩信、彭越一较高下;若遇刘秀,则愿与之平分秋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