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中国历史故事 > 范蠡功成身退

中国历史故事 范蠡功成身退

作者:文明观测员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6-18 14:23:46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越王勾践在成功覆亡吴国之后,势力如日中天,他挥师北上,跨过了淮河,抵达徐州(古徐州位于现今山东滕州南部地区),与中原的齐、晋等大国诸侯举行会盟,以此彰显新的霸主地位。周元王特派使者赠予祭祀胙肉,并册封勾践为“侯伯”,正式确认了越国在春秋时期的霸权。紧接着,越国将首都迁移至琅琊,各地诸侯纷纷前来朝贺,勾践因此成为了春秋时代最后的一位霸主。在论功行赏之际,勾践封范蠡为上将军,以表彰其卓越贡献。

范蠡,字少伯,出生于春秋时期的楚国宛邑(今河南省南阳市一带),虽出身寒微,却满腹才华,然而在当时楚国贵族专权的社会背景下,非贵族身份之人难以涉足朝政。范蠡与同样饱读诗书却不得志的文种相遇后,二人志趣相投,遂结为挚友,共同离开了楚国,投奔越国。越王勾践慧眼识英杰,对范蠡与文种极为倚重,视他们为左右臂膀,国家的重要谋士。

早年间,勾践未能采纳范蠡的谨慎建议,贸然进攻吴国,结果被困会稽山,陷入绝境。关键时刻,范蠡提出忍辱负重的策略,劝勾践向吴国投降,以图东山再起。在吴国为囚三年期间,范蠡以其超凡智慧和坚韧意志协助勾践度过重重难关。归国后,他与文种联手制定了复兴越国、消灭吴国的九条策略,其中一项便是着名的美人计,他们寻觅到了美貌与智慧并重的西施。西施深明大义,自愿赴吴,凭借她的特殊身份为越国提供了关键情报。勾践励精图治,卧薪尝胆,在范蠡和文种的辅佐下,历经艰辛,终于使得越国由弱转强,最终复仇灭吴,洗雪了会稽之耻,并进而问鼎中原,确立了霸主地位。

当勾践称霸后,范蠡预见到身处高位可能带来的潜在危机,深知勾践性格中的复杂性,明白共患难易,同安乐难。在被封为上将军的荣耀时刻,范蠡审时度势,决定功成身退。虽然勾践起初并未同意,范蠡毅然决然携带家人及财富悄然离去,临行前还特意给好友文种留下警示信,提醒他“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劝文种尽早抽身。遗憾的是,文种未能听从,最终未能逃脱被勾践疑忌赐死的命运。

离开越国后,范蠡更名鸱夷子皮,携眷属移居齐国海滨,自建草庐,带领子女与门徒开始了农耕与煮盐的生活。凭借其聪明才智与辛勤努力,短短几年内便积累了大量财富,成为一方豪绅,但他轻财重义,广施恩惠于乡里,深受当地人民的敬仰。

齐王闻其贤名,召他入朝,任命为相国。范蠡深知物极必反的道理,即使位极人臣、家资丰厚,亦不可久留高位,于是仅在齐国任职三年便辞去相位,散尽家财,低调离开。

此后,范蠡迁徙至陶地(今山东省某地),更名为陶朱公,这里地理位置优越,商贸繁盛。陶朱公用他的智慧和眼光投身商业,依据季节变化和市场需求调整经营策略,很快在商业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积累了巨大的财富,被誉为富甲天下的商业巨擘,甚至被尊为财神,备受商贾推崇。

范蠡一生三次选择在事业巅峰时期急流勇退,无论是在政坛还是商场,他都能游刃有余,既能在乱世中成就伟业,又能保持淡泊名利的心态,妥善安排家庭生活,实为中国历史上罕有的智者典范。约在公元前448年,范蠡寿终正寝,享年近百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