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中国历史故事 > 三家分晋的故事

中国历史故事 三家分晋的故事

作者:文明观测员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6-18 14:23:46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晋文公、晋襄公相继去世后,晋国王权日渐式微,国家权力逐步落入若干位强势的卿大夫手中。至春秋末期,晋国政治格局被赵、魏、韩、范、智、中行氏六大卿族牢牢把控,史称“六卿专政”。随着时光推移,范氏和中行氏两大家族被其余四卿所灭,晋国的权力核心缩小为智伯瑶、赵襄子、韩康子和魏桓子四人,其中智氏家族最为强大。

晋出公对于沦为权臣手中的傀儡感到极度不满,暗中联络齐、鲁两国请求军事援助,意图铲除四大卿族。然而,这一密谋不仅未获两国支持,反而被泄露给了智伯瑶。智伯瑶迅速纠集其他三卿,共同出兵逼迫晋出公离国出逃,最终晋出公客死他乡。晋出公死后,智伯瑶等人拥立宗室成员姬骄为新君,即晋哀公。

智伯瑶借助与晋哀公父亲的旧交情,深度渗透并操控了晋国的政治走向,逐渐独揽大权,日益骄横,萌生了独占晋国、凌驾于其他三家之上的野心。他的幕僚为其谋划了一个计策,即借口与南方崛起的越国争霸,要求其余三家割让部分领土,若对方接受,则可逐步削弱对手;若对方拒绝,则可以正当理由发动军事攻击。智伯瑶采纳了这一方案,并付诸实施。

面对智伯瑶提出的领土要求,韩康子最初欲严词拒绝,但在其家臣段规的劝谏下改变了主意。段规认为智伯瑶为人阴险且刚愎自用,一旦索取不成,定会动武,不如暂时妥协,待时机成熟后再与其他两家合力对抗。于是,韩康子选择了忍痛割地,送给智伯瑶一块足以容纳万家的土地。

智伯瑶因轻松取得韩家割让的土地,信心倍增,旋即转向魏桓子索取土地。魏桓子自然不愿轻易割地,但在其谋士任章的分析下认识到,满足智伯瑶的要求只会令其更加傲慢,而遭到剥夺土地的几家很可能团结一致,共同对抗一个处于优势而轻敌的智伯瑶。任章建议魏桓子暂且做出让步,等待时局转变,伺机反击。故而魏桓子效仿韩康子,也割让了一块万家之邑给智伯瑶。

智伯瑶轻而易举地获取了两家的土地,愈发趾高气扬,接着他又将目光投向赵襄子,索要蔡、皋狼两地。赵襄子与智伯瑶早有宿怨,先前智伯瑶领兵讨伐郑国时,身为赵氏世子的赵襄子曾遭受其羞辱,加之智伯瑶还曾插手赵家内部事务,试图动摇赵襄子的继承地位,这让赵襄子对其怀恨在心。面对智伯瑶此次的无理要求,赵襄子坚决予以回绝。智伯瑶勃然大怒,联合韩、魏两家的力量,准备以三面夹击之势一举消灭赵氏家族。

赵襄子鉴于当前局势对自己极其不利,紧急召集亲信与将领商议对策,最终决定退守战略要地晋阳。晋阳城是赵氏家族多年精心经营的防御要塞,早在赵简子时期,由于范氏和中行氏支持邯郸叛乱时,晋阳就曾作为赵简子的避难所。赵简子曾明确指示赵襄子,倘若晋国遭遇危机,晋阳将是最后的退守之地。赵襄子继位后,体恤晋阳百姓,减轻赋税,深得民众拥戴,晋阳因此成为赵氏稳固的后盾。

赵襄子率部撤退至晋阳后,发现此城城墙坚实,物资储备丰富,但因撤退匆忙,兵器尚不足够。此时,谋士张孟谈提出,晋阳城在建设之初就有战备考量,许多建筑材料皆可用于打造兵器。于是,他们拆解宫室内的铜柱制作箭矢和刀剑,墙体木材用于制箭杆,迅速补充了足够的武器装备,静待与智伯瑶率领的韩魏联军决战。

公元前454年,智伯瑶带领韩康子、魏桓子联军猛烈攻打晋阳,历经数月激战以及一年多的围困,都无法撼动晋阳的坚固防守。智伯瑶在一次观察晋阳周边环境时,注意到了晋水绕城而过的情形,突发奇想决定改变晋水的流向,引水灌城。他下令军队挖掘渠道,引导晋水转向晋阳城西南,并在上游筑坝蓄水。

雨季到来时,河水充沛,智伯瑶下令开闸放水,滔滔洪水瞬间席卷晋阳城,城市变为泽国,百姓房屋倾颓,甚至出现灶中有蛙的惨状,人们不得不在树上或房梁上悬挂锅具以烹饪食物。尽管生活艰难至极,晋阳百姓依旧坚贞不渝地支持赵襄子抵抗到底,未曾投降。

智伯瑶满心欢喜,以为胜利在望,他带着韩康子、魏桓子视察水淹晋阳的现场,并炫耀其用水攻破城池的手段。然而,他不经意间的话语却引起了韩、魏二君内心的恐惧与警惕,他们意识到自家的封地安邑和平阳附近也有河流环抱,今日智伯瑶能水淹晋阳,明日或许也能对他们的领地如法炮制。两位君主暗中交换了担忧的眼神,心中已然开始酝酿倒戈之事。

智伯瑶沉浸在即将获胜的喜悦中,完全忽视了韩、魏二君的表情变化以及郄疵关于二者可能背叛的警告。郄疵察觉到韩、魏二家态度有异,推测他们担心自身利益受损而迟早会反叛,但智伯瑶不仅不信郄疵,还将此言论告知了韩康子和魏桓子,二人当然矢口否认。智伯瑶由此信任了他们,郄疵为了避免灾祸,请求出使齐国。

晋阳城中情况日益恶化,赵襄子深感即使百姓忠诚,也恐难以持久坚守。在生死存亡关头,他与张孟谈密谋,派遣张孟谈秘密出城说服韩、魏二君。张孟谈成功与韩、魏达成协议,约定趁机联手反戈,共同消灭智伯瑶,然后再均分智氏的土地。

与此同时,毫无觉察的智伯瑶仍在做着即将攻陷晋阳的美梦。在一个深夜,赵襄子指挥部队悄无声息地袭击并杀死了守卫堤坝的智军,随后掘开水坝西侧,导致晋水反灌智伯瑶的营地。智伯瑶在睡梦中被突如其来的混乱唤醒,发现军营已被大水淹没。四方喊杀声骤起,赵军趁机从城里出击,韩、魏两家则从两侧夹击,三方合力突入智伯瑶的营地,智军溃败,智伯瑶本人也在混战中被杀。

此役过后,智氏一族被彻底铲除,赵、魏、韩三家瓜分了智氏原有的领土。

直到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国派出使节前往周威烈王处,要求正式封为诸侯。周天子虽已无力阻止,但仍希望通过象征性的册封维持周王朝的尊严,于是顺应时势,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国为诸侯。自此,“三家分晋”的局面形成,标志着春秋时代的终结和战国时代的开始。原本的春秋五霸之一晋国消亡,代之而起的是韩、赵、魏三国,加上原有的秦、齐、楚、燕四国,共同构成了战国时期的“战国七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