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奶爸劝学史 > 第102章 韩非遇刺

奶爸劝学史 第102章 韩非遇刺

作者:司马青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1 07:47:17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小姑娘在一旁道:“韩大哥有话直说,我老爹从来不讲什么虚礼的,你快讲,我们洗耳恭听。”

韩非思索半晌,张口道:“前者我们日夜所思无非存韩之计,一则以我等都是韩人,二则秦人之法过于严苛,韩国若是入了秦,百姓必受奴役之苦。秦之南阳郡与韩国南阳郡临近,我曾到南阳郡办案数月,时常隔着界河观察秦国,一月之间从秦之南阳郡押往秦国的囚徒就有两万人。南阳郡人口不过五十万,一月之间就有两万人犯法,可见必是秦法御民太严,若是韩国入了秦,民不知法,不知多少人要受害。三则秦人过于好战,便是尽占了六国之地,只怕也不肯满足,若是秦国役使华夏之民远征蛮荒,则天下之苦无尽也。”

众人大为认同,小姑娘四人在秦地数月,道路之上除了运粮队,见得最多的便是押送囚徒的队伍,数月间所见囚徒有数万之众,各地狱中囚徒,更难计数,若是秦人占了这天下,只怕这天下之民十之一二都要做了囚徒。

“秦人得了华夏,华夏之民必然受苦。关东六国并无一个可抗秦者,且关东诸国,比之秦国还颇有不如。三晋两百年,齐国、楚国、燕国八百年,无数代王孙公子已占尽了天下之利。若是再不消除这些蛀虫,天下之民将尺寸之地存身。以此论之,秦国灭了六国倒是好事。

待秦国灭了六国,扫除各国旧贵族,一扫数百年积弊。再寻机灭了秦国,再建乐土,则天下之民幸甚。只是我思之再三,秦国已如此强大,六国不能挡,六国既灭,实不知秦国如何得灭。”

张良年纪尚轻,入朝时日短,此前曾游历天下,寻些见闻回来跟韩非闲聊,所以二人对各国的看法基本相同,心知各国已糜烂到了无以复加之地步。相比之下,秦国倒算是一股清流了,只是这股清流血色太重。

小姑娘道:“若是秦王政仁善,是否能改变秦国国策?”

张良道:“难!一国国策势能极大,昔年商君靠着秦孝公大力支持,变法十余年始有成效。孝公之后又得惠文王支持新法,终于彻底成功;然秦虽变法成功,商君难免一死。

如今秦国依靠变法使国力达到巅峰,秦法已经深入秦人骨髓,若是想要改变秦国严刑峻法,奖励耕战之国策,非得再有十个孝公,再死一百个商君方有希望。如今秦国不顾关中大饥,不是攻韩就是伐魏,便是明证。

昔年商君变法,最大的阻力来自秦国公室贵族,秦国公室贵族虽是变法阻碍,对秦国感情深厚,逐步接受了损己利国之事。如今一百年过去,秦国公室日衰,依靠战功崛起的新贵满盈秦国朝堂,已是秦国最强大的力量。若是秦王改耕战国策,这些将门新贵的子弟少了晋身之阶,必然对秦王不满,到时只怕秦王连王位也坐不稳。”

小姑娘道:“如今的形势皆是我们猜测,不如我们先坐观秦人取了天下,再试试看秦王是否能停止攻伐,休养民力。若是秦王能做到,我们便助之,若是秦王做不到,我们便寻一个合适的新王助之,若是秦国再也不能宽刑养民,我们便推翻了这秦国。”

张良大喜道:“小妹妹所言甚善,就照此办理,只是我们须得做好推翻秦国的准备,到时秦国暴政引得天下之民恶之,我们须得准备好与之抗衡的力量。只是这领头之人,须得宽仁爱民,又能征惯战才好。”

李左车听张良所言,说的最合适的人分明便是祖父,又想到先生忽然出山相助祖父收服东胡,又说可借东胡之势,莫非先生早就想好了万一秦国不仁,便要辅佐祖父夺取天下?想着不由看了司马一眼。

此时门人来报,说市丘君来访,韩非门客韩腾在侧,已知早朝之时韩王让韩非给市丘君寻狗之事,心中十分愤怒,就要出去拦人,被韩非挡住。

初代市丘君为韩厘王之子,当代市丘君为二代,因侵占民田万亩被韩非发现,将侵占田亩悉数归还,又没收万亩良田归国,市丘君怀恨在心,在朝中一直与韩非为敌。市丘君因无能在朝中并无重要执事,旧贵族抱团对抗韩非,市丘君身边倒是聚集了几个旧贵族,有些声势。

如今韩国大弱,韩王不愿过于得罪旧贵族,今日早朝让韩非帮市丘君寻狗,算是对没收市丘君万亩良田的回应。市丘君见韩王让步,更加肆无忌惮,找上门来问韩非如何给自己寻狗。

市丘君不等韩非迎接,哈哈大笑着步入堂中,见堂中众多宾客,除了相国张平之子张良之外都不认识。

韩非吩咐给市丘君安置了案几坐垫,上了一份酒菜。市丘君请韩非介绍席中之人,韩非不愿在表面上跟市丘君撕破脸,一一引荐了。

市丘君未听过司马和小姑娘之名,却识得武安君李牧的厉害,听说武安君之孙在此,便收敛了许多,也不问韩非狗寻得如何了,随便寒暄几句匆匆逃席而去。

当日韩非留了众人住在府中。

次日韩非自去上朝,使韩腾领了小姑娘等人在新郑县中游览。新郑本是郑国旧都,郑国乃是周王室近支,因平王东迁之时有功,被封在周国腹心之地。郑国一度十分强大,郑庄公之时还曾射伤周王,称为中原诸侯小霸王。

郑庄公之后郑国陷入内乱,加之四邻皆是晋国、楚国、秦国、齐国等强国,逐渐衰弱。郑国四邻皆强,却能坚持到一百多年前韩国灭郑之时,皆因这新郑乃是中原腹心之地,土地肥沃,人口众多。

近数十年来韩国连续失了近半国土,依旧能够苟延残喘者,也是仰赖这新郑之地。新郑之富,比之晋阳、安邑、咸阳等大城尤有过之。华夏之地若论富庶,堪与新郑相比者,只有魏都大梁和赵都邯郸而已。

韩国攻占新郑之后,在郑国都城基础上有多次扩建,新郑城池比之郑国之时大了数倍(秦国并没有攻破新郑,只是威胁韩王安若是不降就要屠城,所以秦灭韩国之时新郑也未遭破坏)。

新郑东南北三面都是平原,只有西面有高山阻隔,不利防守。秦、楚、魏、赵、齐等大国都曾进攻新郑,自鄢郢长平以来,关东诸国深知最大的威胁乃是秦国,是以相互之间少有大战,最近数十年新郑未有兵灾。韩国被占土地之民,多有逃亡新郑者,是以如今韩国危如累卵,新郑依旧繁荣昌盛,人流往来如织。

司马青史特意去看了新郑工坊,远远便听见工坊之中叮叮当当的铸造之声。司马认真捡看了几个工坊的农具和兵器,果然十分锋利,也就比卓氏铁器稍次而已,远远超过寻常工坊之出品,不由感叹韩国铸造之术果然不凡。

韩腾见司马青史对铸造有兴趣,领了众人进入官家工坊,弓弩箭矢和刀剑,比之武安君北地所用更为精良,尤其大弩能及六百步以外,攻守皆是利器,难怪以韩国之弱依旧能坚持到今日不倒。

到了申时众人拐进一个酒楼吃饭,这个酒楼临近大道,韩非下朝之时必然经过,因此众人就在此挑了个临床的位置坐下喝酒,坐等韩非。

忽地公主瞥见一人拐进了对面的酒楼,拉了拉小姑娘的衣袖道:“刚才鬼鬼祟祟进对面酒楼的人,就是昨天那个讨厌的人。”

小姑娘一愣道:“哪个讨厌的人?”

“就是那个要找狗的,什么君。”

“市丘君?”

“对,就是他,刚刚鬼鬼祟祟地进了对面的酒楼。”

“算了,不理他,这个市丘君一看就是个守财奴,半点用处也没有。”

过了一会儿市丘君鬼鬼祟祟地从对面的酒楼出来离开了,这次小姑娘也看见了,大是诧异:那市丘君虽是个无用之人,到底是韩国封君,在新郑大有地位,为何行事如此鬼祟。

此时韩腾远远瞧见韩非的马车自王宫而来,忙下楼去迎接。

韩腾拦停了韩非的马车,上前请韩非下车,韩非刚一露头,对面酒楼二楼中射出一排弩箭,直冲韩非而去。韩腾站在地下当先瞧见了,撒出长剑在韩非身后撒出一片光幕,把弩箭尽皆挡住了,弩箭劲力十足,韩腾又是仓促应对,步伐不稳,身子歪倒。

此时第二波弩箭又至,韩非已经反应过来,拔出剑来拨打弩箭。韩非并不擅长武艺,那弩箭又近,立时便有一只弩箭射中了韩非右臂,长剑当啷一声坠地,韩非就势滚入马车之下,挡住了第三波弩箭。

这时街道两旁冲出数十人,直向韩非杀来,那马也受了惊吓,直往前冲去,把韩非暴露出来。

幸得此时公主和李左车已经跳进对面酒楼,抡了刀剑砍杀弓弩手。那些弓弩手本为偷袭而来,未曾想到对面酒楼中居然冲出对方的高手来,一时手足无措,被公主和李左车砍翻了大半,余者不敢对敌,翻越栏杆而走。

街道两旁杀出的剑士足有五十余人,个个持了长剑冲杀而来,幸得小姑娘和韩腾二人抵挡,方保得韩非无恙。

那些剑士冲杀了一阵,见面前二人武艺高强,又不见弓弩手进攻,心知今日已难得手,打声呼哨各自钻入街巷消失不见。

大街上项燕的马车正好路过,众人扶了韩非坐项燕马车回司寇府,幸得射中韩非的弩箭无毒,医士包扎了也就无事。

韩王然心知韩非之才,对他十分信任。只是此时韩国风雨飘摇,不敢让韩非强推变法,听闻韩非遇刺,急急遣了宫中医士前来调治。

昨日韩腾一直跟在韩非身边,众人并未注意此人,今日一见韩腾武艺如此高强,小姑娘、李左车和公主都十分佩服。韩腾年纪也不大,不多时跟三小打成一片。

小姑娘等人方知韩腾是韩非贴身护卫,想韩非在韩国推行变法,新郑旧贵深恨韩非,行刺之事时有发生,若不是有韩腾这等高手护卫,恐早已遭了不测。

韩非巴扎好了之后休息了一会儿,出来与众人相见。

韩非先谢过了众人相助之情,又谢过了项燕,大家在一起叙话。

项燕今日在朝堂之上见韩王,提出合纵抗秦之事。韩王年老拿不定主意,模棱两可,众大臣一个个畏秦如虎,闻说抗秦俱都摇头叹息,令项燕大失所望。韩非与项燕倒是一见如故,对项燕所言十分赞成。

项燕在楚国内虽是贵族,算是开明派,对变法并不十分了解,却支持春申君变法,只是旧贵势力太强,他也是无奈。项燕在楚国处境与韩非在韩国处境相似,今日见韩国新郑大庭广众之下居然有人刺杀司寇大人,也是叹息不已。

韩非向项燕解释韩王实愿意合纵攻秦,只是一则众臣胆怯,二则前番韩王与周天子合纵伐秦,赵魏楚三国失约,致使韩国损失八万精兵,自此韩王变得十分谨慎。韩非保证若是赵魏楚三国大军兵临函谷关,自己必定说服韩王同意合纵伐秦。

项燕一想韩非之言果然有理,自己此番前来也算有些收获,与众人闲谈一番,欢喜而去。

公主说出在酒楼看见市丘君之事,韩腾闻言大怒,拔了剑就要去杀了市丘君,被韩非拦住。

韩非道:“我行了变法之路,便知有今日,行刺之事遇到了无数次,也是天命在我,到今日依旧安然无恙。”言语之下也是十分萧瑟。

韩非身为司寇,本就负有捕盗诉讼之责,当下吩咐下去严查今日遇到的刺客,若是发现了,不用多问就地正法。

小姑娘心知韩非必然知道是何人主使,只是此事牵扯太大,如今韩国风雨飘摇,新郑人心不稳,韩非也只能做做样子去抓贼,实际并不追究。

此时张良也赶来,闻听韩非无碍,方才放心,与众人议论市丘君之事,也是十分愤怒。

韩非受了伤需要多少休息,众人也不便打扰,早早散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