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奶爸劝学史 > 第101章 韩非寻狗

奶爸劝学史 第101章 韩非寻狗

作者:司马青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1 07:47:17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韩氏之先祖为周武王之子,封于龙门称为韩侯国;平王东迁之时,韩侯国为晋国所灭,其后韩万辅佐晋武公有功,被武公封于韩原,韩万号为韩武子。三世之后韩氏败落,韩氏子韩厥为赵盾门客,得赵盾之助成为大夫。其后赵氏灭族,韩厥保赵盾之孙赵武复得赵氏封邑,自此韩赵两家交好数百年。晋做六卿之时韩厥得以位居其一,其后范氏、中行氏、智氏败亡,晋国政归韩赵魏三家,直至三家分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王以韩赵魏三家为诸侯,自此韩国建立。

韩国地处赵魏秦楚等大国之间,国土最小,好在国中有上党郡、三川郡、上蔡郡、南阳郡和新郑这等沃土,土地肥沃,人口众多,城池也有二百多座。韩国初立之时三晋守望相助,有魏国和赵国两强关照,韩国过得还算惬意;卓泽之战韩赵两国攻击魏惠文王,自此三晋反目,赵国和韩国成了魏国重点攻击的对象,韩国的梦魇就此开始。又过了数年,秦国任用商君变法,开始图谋中原,韩国处在秦国东出必经之路上,近数十年来无日不被秦国威胁。

韩昭侯之时任用申不害变法,国力强盛,又有弓弩军械之利,得以自立于诸侯。申不害死后,韩国再无贤才,不是魏伐,便是秦攻,赵国、楚国、齐国也时时来骚扰,韩国最终选择依附秦国以求自保。

韩王然(前273年继位)继位三年之后秦王任用范雎为相,推行远交近攻之策,自二十二年前秦伐韩取了少曲和高平之后,秦几乎年年伐韩。二十年前秦国占野王,上党道绝,韩王割上党予秦,上党之民降赵,引发长平大战,赵国从此衰弱。自此之后秦国日夜攻伐三晋,赵魏虽势弱,有信平君、平原君、庞煖、武襄君和信陵君这等贤才,尚能跟秦人打个有来有回,韩国从无一次胜利。如今韩国失了上党郡,三川郡失了一大半,南阳郡与秦国共有,完整的郡只有上蔡郡和新郑,已不足当初领土之半数。

韩王然被秦所逼,混招迭出;前几年派出水工郑国帮助秦人修筑郑国渠,欲弱秦而缓秦兵之来。想不到郑国渠修成之后关中干旱更少,秦国国力日强。如今秦国实行远交近攻之策,韩国再不能依附秦国,便应交好赵魏楚共同抗秦,不想韩国反以两大城贿赂周天子,让周天子领导合纵攻秦,赵魏楚三国自然不服,无人领兵前来,韩国和周军又被秦国打得大败。

如今韩王然继位已三十年,年纪老迈,再无争雄之心。虽有韩非变法巩固王权,国势已衰,整个新郑暮气沉沉,贵族依旧花天酒地,官吏只知损公肥私,盗贼烽起,百姓日夜惊恐。

韩非身为韩国司寇,日夜苦思强国之法,可惜韩国国力太弱,无能亲贵盈满朝堂,是以变法收效甚微。

这一日韩非计议将贵族所属奴隶编入军中训练以备抗秦之用,数十个贵族在朝堂上一起攻击韩非。韩王心知韩非所为正确,但反对之人占了一大半,韩王不胜其烦,又恐国中有变,便让韩非停止了此项法令。为防止韩非再提变法之事,韩王借口市丘君的狗丢了,让韩非赶紧找回。

韩非十分沮丧,相国张平之子张良在朝中担任郎官,素与韩非交好,见韩非神色不豫,散朝之后随了韩非回府。

韩非与张良正在府中喝闷酒,商议如何寻找市丘君的狗。门上来报小姑娘求见。

韩非大喜,忙领了张良同来大门迎接,把小姑娘四人迎入府中。张良并不知晓小姑娘是谁,见了这一行人只以为司马青史是领头之人,想不到待人接物皆是小姑娘出头,而且韩非对小姑娘十分亲切。

众人入座,韩非给众人介绍了张良,小姑娘也把老爹、李左车和公主介绍给韩非和张良。

司马青史听说对面坐着的年轻人就是张良,不由多看了几眼。只见张良年方二十,身高七尺五寸左右,面庞圆润清秀,一双大眼炯炯有神,十分讨喜。

韩非听荀夫子说过小姑娘之父乃是当世高人,并未见过,这次见了也是十分欣喜。又闻听李左车是武安君李牧之孙,公主是东胡王之女,更是高兴。如今韩国日夜被秦人所迫,赵国乃是韩国强助,见了盟国之人自然倍感亲近。

张良也是极有眼力之人,平素所交皆是贤良,如今见了几人也十分亲近。

小姑娘见韩非高兴之余眉头不展,询问其故。张良便说了今日早朝韩王然在贵族压力下放弃变法之事,给了韩非一个给市丘君寻狗的差事,被朝中亲贵一顿嘲笑。

公主日日跟随小姑娘,自然知道司寇乃是一国掌管邢狱诉讼之长官,权力极大,又时时听司马说韩非如何如何了不起,心中对韩非早生了亲近之心。如今一见面得知韩国司寇大人公子韩非居然落魄到去给贵族寻狗,公主心中十分不忿道:“韩王如此折辱于你,这司寇大人不做也罢。”

韩非叹息一声,自从做了这韩国的司寇,韩非所受之气何止今日,便是杀手也来了上百次了,若非跟着荀夫子也练了几手剑法,早就死于非命。只是自己身为韩人,如何能丢下韩国一国百姓不顾,只得忍气吞声,尽力而为。

张良年轻气盛,也为韩非感到不平。如今韩国领地完整的只有上蔡郡和新郑,南阳郡和三川郡都有一半归了秦国,韩国实已到了生死存亡之际。国中贵族不思为国效力,只在国内争夺利益,寸步不肯让。韩非今日所为不过是集中贵族的奴隶训练,以备战时为国所用,并不争夺这些奴隶的所有权,于贵族利益并无大损,便遭了如此羞辱。

张良愤愤道:“司寇大人行事过于温和,若是我便搜罗了这些贵族的罪证,一个个投入大狱,看还有何人敢反对。”

公主拍手道:“子房说得对,对这些国之蛀虫又何必客气,一个个都丢到大狱中,看他们服不服。”

李左车道:“司寇大人自然有司寇大人的难处,变法哪有如此容易。昔年申不害在韩国变法得以施行,正是因为没有过多触动旧贵族的利益,只是加强了韩王在官员考核任免上的权力。若是申不害如吴起在楚国变法一般直接削减旧贵族爵位封地,只怕申不害结局也不会比吴起好。”

韩非闻言拊掌大笑道:“少将军真高见也,我只道少将军将门之后,只好攻伐之道,想不到在法令上也有如此见地,韩非大大佩服。昔年申不害变法,大大强大了韩国,只是始终未能动旧贵族封地、钱粮、爵位,虽因此减小了变法阻力,实际并未能根除旧贵族蚕食韩国元气之弊。如今过了一百余年,旧贵族势力愈加庞大,旧贵族拥有的土地占了韩国大半,大王宫中所需都要仰赖旧贵族供给,韩国实际早已不归韩王所有,因此大王对旧贵族十分忌惮。这些年秦人攻伐日急,大王疲于应付,更不敢对旧贵族太强硬。”

公主听韩非夸赞李左车,心中高兴,也不计较韩非言下之意是自己见识不如李左车。

此时下人添上酒食,众人依次坐了饮酒。

韩非难得见到小姑娘,司马青史也在座,李左车和张良也非凡俗之人,韩非乘机请教众人强韩抗秦之计。

自见了老聃之后司马青史深恐自己所知历史影响了自己的判断,万事皆由小姑娘自己决断,是以始终闭口不言,自去参悟老聃之言。

张良始终认为应该强力推行变法,若是旧贵族不从,便动用刑法手段抓了几人入狱,旁人看了自然不敢抵制。韩非不以为然,如今对抗新法最激烈的贵族当中,有好几个是韩王亲子,好几个是王后亲族,公族之中除了韩非之外连韩非之父兄也是反对变法的。

李左车虽有些见地,并不长于政治,韩国情形如此复杂,李左车也不知从何说起。

最后韩非只能把目光转到小姑娘身上。

小姑娘思索半天道:“韩兄大才,为何一定要在韩国受气,这天下如此之大,何处不可去?”

韩非自然知道小姑娘之意是今日之韩国,已然不可救药,想要得志,只能去别国。

李左车也道:“如今韩国土地狭小,人口不过百万,便是比之北地雁门、代、云中三郡,也有所不如。加上此地旧贵盘踞,韩王年老无能,韩兄又何必屈居于此为他人寻狗?”

韩非叹息一声道:“我又何尝不知自己在韩国已无可作为,韩非身为韩人,实不忍心抛弃故国父老。”

小姑娘又道:“韩兄可曾想过若是韩国变法成功了,可能改变这天下局势?”

韩非脱口道:“韩国再强也不是秦人之敌,只能合纵对抗秦国,以成鼎足之势,待各国变法图强之后,再一起攻灭秦国。”

小姑娘道:“韩国可有机会一统天下?”

“韩国太弱小,纵然变法成功,必然没有一统天下之机会。”

“既如此,这天下终归是要一统的,韩国又无法一统,那这天下由谁来一统,又有什么区别?”

韩非哑然,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韩非果然并未想过既然韩国注定要被别国灭掉,那灭于哪一国之手,又有什么差别。

小姑娘又道:“如今这天下,只有秦国变法彻底,国力强盛,有一统天下之力。其余诸国虽比韩国强些,若是不变法早晚必被秦国所灭。但是举目四顾,又有哪一国还有变法成功的希望?”

韩非一想这天下糜烂,非止韩国。诸国主张变法之人只有自己地位最高,最得王的信任,如今自己变法完全没有成功的希望,诸国自然更不必说。

韩非思索半天道:“小姑娘之意这天下已然无救了?既如此,不知武安君何以自处?”

李左车叹道:“这半年来我们游历天下,见韩、赵、魏、楚、秦各国利弊,秦国一统之势已难改变,我祖父是武将,国有危难,武将只能先国而死。”

张良听李左车如此没有志气,不满道:“不知武安君是否如你的想法?”

李左车道:“祖父身为武将,并不喜好政治,唯听王命而已。”

三晋虽已破败不堪,甚至连各国旧地都被秦人夺去了,仍以赵国最强,如今赵国武安君之孙说除了战死别无他法,听起来着实是泄气。

张良听说刚刚得了大胜的武安君对抗秦都没有信心,犹如冷水泼头,满腔热血凉了一半。张家数代相韩,忠于韩王,如今听得众人都说韩国前途无望,沉默不语。

司马青史忍不住对张良道:“子房莫要如此沮丧,便是没有了韩国,子房之名必然震古烁今。”司马青史不见了刘邦,心中沮丧,如今见了张良与史书记载并无二致,深恐这战略大家就此没了志气,忍不住出言点拨。

小姑娘见老爹忍不住发声了,知道这张良必非常人,也不再开言。

张良乃是秦汉最杰出的战略家和政治家,此时虽年幼,智慧天成。此前张良囿于张家时代相韩,思考问题所有出发点都是围绕韩国利益,从未想过跳出韩国思考天下大势,如今听司马青史一言,黑夜之中渐渐现出曙光。

此时韩国形势实在恶劣,再强的人面对韩国现实都无能为力,韩非和张良自然不能例外。偏生这俩人都是对韩国极为忠心之人,再有才华,面对韩国腐烂到发臭的现状,日日都在苦思勉力维持之计,连自己让天下人安居乐业的初心都忘记了。

张良比韩非年轻了很多,思想也更为活跃,跳出韩国这个窠臼,张良忽然觉得天高地阔,何处不能一展身手,不由仰天长啸一阵,把胸中浊气都呼了出去。

张良走到司马青史身前深施一礼道:“先生一言,张良茅塞顿开,先生有如此见地,可有以教我?”

司马青史道:“子房过誉了,子房之才犹如皓月当空,司马远不及也,司马不过多活了几年,有一些见闻而已。如今子房既已脱出韩国这个窠臼,可趁此机会思考一下如今的天下大势,我们这许多人在此,正好讨教。”

韩非道:“此事我与子房多有讨论,只是之前我们日日想着存韩之计,天下大势未曾深思。如今得了先生指点,韩非自请抛砖引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