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晋末长剑 > 第一百七十章 新战术

晋末长剑 第一百七十章 新战术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2 08:15:05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邵勋一直在新郑故城等了五六天,才收到了第一批粮草。

他也没白拿颍川士族的东西,缴获的财物送了一批给颍川士族,让他们自己分,也算是一种买粮行为了,虽然人家多半不想卖。

而这个时候,敌军也在频繁调动。

正如王秉在外黄县看到的那样,一批又一批的匈奴骑兵聚集起来,奔往新郑故城方向。

正准备出发东行的邵勋见了,下令停止进兵。

新郑故城不大,又因废弃多年,残破不堪,但仍有一定的遮风挡雨的作用。

十一月二十一日,邵勋登上了城头,看着野外越聚越多的骑兵,不知道他们想做什么。

骑兵多集中在西、北、东三面,独空出南面,似乎在鼓励邵勋率部撤退。

骑兵后方,还有步卒在艰难转运粮草。

“这是打算与我耗么?”他皱起了眉头。

现在又回到去年面对刘聪时的情形了,匈奴依仗骑兵优势控制原野,遮断信息,不让你和外界联络。

当时邵勋有明确的目标,即挺进洛阳,故心无旁骛,一门心思前进,最终抵达城下。

现在呢?目标是什么?

新郑故城西北方,逯明领着一支骑军,且战且退,奔向一处地势较为起伏的缓坡地带。

快要靠近时,桃豹在高坡上大声道:“别演了,人家没追过来。”

逯明扭头一看,数百府兵已经拨马回转,奔回了新郑故城。

他顿时泄了气。

他们所在的这一片,许是因为靠近山区的缘故,地势相对起伏。

这种地形固然对骑兵不太友好,但对赖以冲锋近战的骑兵则更不友好。

地形越复杂,骑射骑兵越占优势。

地形越简单,骑射骑兵也越占优势。

听起来有些矛盾,其实很简单——

复杂的山坂丘陵之上,双方都冲不太起来,这时候更考验的是骑术。

汉时晁错就提了几条匈奴骑兵占优势的地方:“上山下坂”、“出入溪涧”、“险道倾仄”。

这些地方需要更高超的骑术,适宜肉搏冲锋的场景不多,不容易被冲击骑兵抓住,利于匈奴人拉开距离,“且驰且射”。

其实就是发挥匈奴人骑术高超、箭术精准两大优势,让擅长肉搏的中原骑兵有力没处使,符合“扬长避短”的兵法要义。

当然,在山坂、溪涧之上,什么骑兵都没有步兵好使,但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而简单到极致的地形,比如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连河流都没几条,除了草原就是沙地,这就更适合匈奴轻骑兵兜圈子放风筝了。

最怕的就是那种相对平坦,但又有很多河流、森林、房屋、沟渠的地形。适合冲锋的场景多,还不太利于兜圈子拉开距离骑射,让骑射手们相当头疼。

今日逯明就想把府兵们引到这片起伏的丘陵之上,然后用骑射玩死他们,没想到府兵不上当,追了一阵就撤回去了,为此还让他被桃豹嘲笑了一番。

“大将军来不来?”逯明下了马,问道。

“尚未得到准信。”桃豹叹道:“不过来又如何?有粮吗?”

逯明亦叹了口气。

今年五月与邵勋交手过一次,为蝗灾所阻,匆匆结束。

可以说,这是一次不成功的军事行动。

战后总结时,大胡却连声安慰众人,说他已经找到了击败邵贼的方法。

众人来了兴趣。

大胡将他琢磨的办法说出来后,众人神色大振,你一言我一语,不断完善细节。

今日一试,果然有用!

所以他迫切希望大胡赶紧过来,把那两万骑都带上。

有三万骑兵在手,哪怕只是一人单马、没甚甲具的轻骑兵,只要运用合理的战术,一定能让邵勋吃个大亏。

但现实问题也摆在面前:粮食够吗?

“夏天来,有蝗灾。冬天来,又缺粮。邵贼运气就这么好?”逯明越想越气,拔出腰刀,重重斩在一丛灌木上。

“这就是命。”桃豹笑了笑,道:“好不容易抓住邵贼了,但咱们却耗不过他,唉。不过没关系,明年再来。好好设个套,把邵贼支到百十里外,然后慢慢往回爬吧。”

“哈哈。”见桃豹说得有趣,逯明的心情也好了起来。

用兵之道,就在于扬长避短,避实就虚。

邵贼的银枪军、府兵能打,我不和你打就是了。

你总有弱点,总有遮护不到的地方,我们盯着这些地方打就是了。

“今日就算了。明日我去,再诱一诱他的骑军。”桃豹说道:“邵贼养骑兵不易,能多耗掉一個都是好的。如果能全部耗光,明年就好打了,说不定有机会让邵贼忙中出错,歼灭他的银枪军。”

“银枪军啊……”逯明有些呻吟:“这些人在漫天喊杀声中都能倒头就睡,最长的当了六七年兵了吧?想歼灭他们,不知道要付出什么代价。”

“慢慢来嘛。"桃豹笑道:“明日先试一试。”

“也对。”远明点头道。

接下来的几天,对双方而言都很奇怪。

石超自陈留南下,进入阳夏地界。

他带了万余步卒、一千骑军,将阳夏县城团团围困了起来,因为他听说城里聚集了不少所谓的“屯田营”。

战斗持续了四五日,始终没能克复。

邵勋率部离开新郑,依靠车辆庇护,向东前往尉氏。

远明、桃豹等人统率的骑军就像苍蝇一样,死死跟在后面,反复袭扰,不断阻滞。

他们甚至还提前派人在前方挖路,破坏桥梁,总之想尽一切办法给你制造障碍。

第一天行军,大部队只走了十里。

第二天,十三里。

第三天,十七里。

三天下来,邵勋心中有所明悟:匈奴人也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不断改进,不断进步。

敌骑这个样子,更像是在给某支部队做掩护。

他不得不承认,掌握大量骑兵的一方,确实可以有效迟滞以步兵为主的一方。

他更不得不承认,人是会进步的。

他拿出了车阵,在去年冲破了匈奴层层阻截,有点出其不意的意思。但到了今年,匈奴人似乎已经琢磨出了一点对付他的办法。

三天才走了四十里,这让他嗅到了危险的味道。

十一月二十九,大雪纷飞。

之前一直盯着他们的匈奴骑兵忽然撤走,消失得无影无踪。

或许是太冷了,或许是粮食不足,或许是完成了任务,总之他们跑了。

第二天,邵勋率部收复了曾被敌人攻占的尉氏县。

石超攻阳夏不克,损兵折将,再攻袁氏坞堡,又不克。眼见军粮将尽,最后只能退兵。

临走之前,他泄愤似地毁了一些灌溉水渠,将菜畦中的水井堵塞,再放火烧了部分屯田营队百姓的房屋,然后经梁国匆匆撤退。

至此,虎牢关以东的战事似乎已经告一段落。

这个结局,对双方而言都不满意。

邵勋看到了巨大的危机。

匈奴人则消耗了他们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粮食、牛羊,且损失了不少步骑兵马,到最后也只能灰溜溜撤退,一无所获。

明年,他们或许不会再来了。

春天牧草尚未彻底返青,更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他都愁粮食,别说匈奴人了。

夏天或许有草料了,但他们又何必来打洛阳呢?

或许,从明年开始,他的主要作战对象将变成石勒了。

数日后,正当他率众北上浚仪,顺便清扫可能存在的残敌时,虎牢关以西传来消息:匈奴大举退兵,经弘农、河内,兵分两路而撤。

他立刻调转方向,往荥阳方向而去,这个时候,他遇到了匆匆追来的王秉。

“君侯。”下马之后,王秉直接大礼拜倒于地,泣道:“司徒薨了。”

“嗯?”邵勋一时没反应过来。

但想起“司徒”是指司马越时,脸上的表情突然变得十分丰富。

王秉偷偷瞄了他一眼。

这个时候邵勋却已经敛容沉思。

“何时薨逝?”他问道。

“有半个月了。”

“你西来何意?报丧么?”

“愿接世子回徐州。”

“不妥!”邵勋下意识说道。

王秉心中咯噔一下,果然和他想得差不多,邵勋不愿放人。

邵勋皱起了眉头。

王秉说接世子走,但哪有那么简单?王妃是不是也要跟着走?这——怎么可以!

邵勋定在那里,久久不语。

王秉心中焦急,默默起身,说道:“世子得君侯庇护,承情已久,心中感激不尽。若能接回徐州,将来必与君侯结好,守望互助,一同为朝廷藩篱。”

邵勋已经稳住了心神,看了眼王秉,作色道:“伱们啊!知不知道,这是要害世子啊!”

王秉连忙辩解:“我等皆对天发誓,愿奉世子为主,人所共见。”

“你们发誓?”邵勋冷笑一声,诘问道:“范县那些兵马的老底子,我又不是不知道。东海王**还剩几人?”

“三千上下。”

“最可靠的,就只有这三千人罢了。”邵勋说道:“剩下的兵,要么出身乞活军,要么来自豫、兖二州。我就问你?乞活军听话吗?”

王秉不语。

“豫、兖二州之兵,有些是司徒生前招募的,有些是二州士族豪强部曲,我再问你,他们听话吗?”

王秉招架不住,强辩道:“我等以军法约束许久,自然听话。”

“别这么自信!”邵勋拿手指点了点王秉的胸膛,毫不客气地问道:“张方怎么死的?”

张方当然是被郅辅杀的,这还用问?王秉刚要说什么,又止住了。

郅辅为什么能杀张方?且杀完人后,还能大摇大摆离开?如入无人之境?

这个问题很值得深思,它和你的根基息息相关。

“看来你心中已经有些明白了。”邵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先和我回趟洛阳,见一见王妃和世子再说。就算要带世子回去,也不是这么个带法。”

“也好。”王秉点了点头,应道。

此番西来,本来就要面见王妃和世子。若非遇到战乱,这会他已经到了。

了却心头一桩大事后,他又问道:“君侯这是大破贼军,收复了陈留?”

“谈不上大破。”邵勋摇了摇头,突然问道:“你认不认识王幽州?”

“王浚?”王秉摇了摇头,道:“素无来往。”

说完,又补充了一句:“此人心高气傲,目无余子。君侯又大大得罪过他,怕是不会有好脸色。”

邵勋暗暗皱眉。当年长安一役,遗祸至今啊。

不过他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若无那一次抢来的马匹,这次就不可能一人双马,截住王桑所部。

这批鲜卑马,虽然都渐渐老迈不堪,无法再作为战马冲阵了,但依然在他的军事体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有利就有弊,世间哪有光拿好处不付出代价的事情呢?

男子汉大丈夫,也不应处处投机取巧。

石勒的新战术,他再想想别的办法对付,活人还能让尿憋死?

三十日,大军启程开往荥阳,阻吓敌军的同时,顺道经虎牢关入洛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