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晋末长剑 > 第一百二十九章 对耗

晋末长剑 第一百二十九章 对耗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2 08:15:05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张大牛冲到河岸边的时候,不自觉有些烦躁。

怎么这么大风?天怒人怨吗?

放眼望去,到处是密密麻麻的尸体,有己方的,也有敌方的,满坑满谷,触目惊心。

若是初上阵的人,乍然看到如此血腥的场面,估计已经吐出来了。

但经历了将近一个月的对峙、厮杀,攻守双方的将士早就麻木了,他们已不再是人,而是保留了杀戮和进食本能的野兽。

入秋之后,风向多变,今日吹起的是西风,还挺大。

敌军在淇水西岸筛选尘土,大风吹起,弥天黄沙,十步之外便是一片模糊。

淇水河面上,已经搭起了几条小木桥,大股敌兵汹涌而至,战意昂扬。

张大牛硬挺着身子,直面风沙,大声传令。

传令兵不自觉地靠近几步,因为离得稍远,就只能看见副督的嘴唇在动,听不清他说什么。

待听清楚命令,转身前去传令时,众人的靴面上已经布满了尘土。

不一会儿,大队人马陆续撤回大营,立于西侧第一条壕沟后。

此时狂风变小了一些,风沙也不再劈头盖脸。

“咚咚咚……”战鼓擂起。

那是响自河对岸的鼓声。

灰蒙蒙的尘雾里,数百人发出的脚步声、嘶吼声、器械碰撞声乃至木桥的吱嘎声,在呼啸的风暴中缥缈不定,像是从地底冒出来的一般。

几乎没有任何破空声,密集的箭矢就落了下来。

张大牛直接跳到了土墙后面。

箭矢落在壕墙上,唰地长出了一层白毛。

箭矢又飘飘荡荡地落在地面,矮小的芦苇丛拔地而起,苇絮犹在风中摇曳不定。

“呼!呼!”头顶终于响起了破空声,那是己方架设在营墙上的强弩。

逆风之中,弓箭没法用,但强弩还可以试上一试。

弩矢一根接一根落入敌兵丛中,制造出了一条条血路,惨叫声此起彼伏。

也是在这个时候,躲避在壕墙后的张大牛才猛然发觉,敌兵已冲得很近了。

“杀贼!”风沙似乎更小了,张大牛喜不自胜,真是天助我也。

遂带着银枪军士卒们一跃而起,接着冲杀到近前的敌兵,奋力搏杀起来。

他挥舞着一杆长柄斧,这是银枪军中最常见的破甲钝器,奋力挥舞之时,呼啸的破空声几乎压过了渐渐平息的风沙。

锋利的斧刃携千钧之势砸在敌兵的肩甲之上。

甲叶以自身破碎的代价阻止了斧刃对肌肤造成进一步伤害,但随之而来的巨力却直接将肩胛骨给砸了个粉碎。

敌兵惨叫一声,歪倒在地。

又一名敌兵持枪刺来。

张大牛左边的银枪军士卒虽然脸色发白,但依然凭借着千锤百炼形成的肌肉记忆,下意识挥舞双臂,将敌枪格偏压住,另一人不假思索地刺出,正中咽喉——在这個时候,有没有穿铁铠、有没有顿项都不重要了。

有敌兵仗着身上厚实的重甲,手持短兵,翻越壕墙之后,直接扑了下来。

半空之中,一杆钩镰枪刺出,直接将其钩落。

敌兵“嘭”地一声摔落地面,刚要起身,直接被一面盾牌砸在脸上,另一人手持短刀,轻巧地抹过其喉咙,鲜血四溢。

精妙的配合,令人叹为观止。

风更小了,尘沙几近于无。

营墙之上的己方弓手们在沉寂许久之后,终于开始了痛快的还击。

箭矢一蓬蓬落在敌军后方,将尚在掩埋壕沟的敌兵大面积杀伤。

在壕墙边与银枪军缠斗的敌兵厮杀许久,眼见着后续援兵越来越少,顿时有些支持不住。当达到某个临界点后,突然间就崩溃了,转身就逃。

更远处,第二批五六百名敌兵刚刚越过木桥,冲向晋军大营,走着走着就与溃兵撞在一起,场面一片混乱。

“咚咚咚……”战鼓擂起,这次是晋军方面。

“杀贼!”张大牛带着银枪军士卒翻越壕墙,在壕沟外粗粗列阵之后,墙列而进。

有几个敌兵落在最后面,一边跑,一边扭头向后看,映入他们眼帘的是如林的长枪。

军靴踏在松软的泥地上,不疾不徐。

长枪微微前举,寒意森森。

长枪丛林向前移动着,似乎可碾碎挡在他们身前的一切。

一名敌兵被尸体绊倒,惊慌之下大喊大叫。只见他四肢用力,想要快速爬起,却不知是害怕还是怎么着,刚刚起身,跌跌撞撞走了几步,又双腿一软,扑倒在地。

他下意识回首望去,长枪丛林离他越来越近了,最前面一排甚至已经放平了长枪。

没有人为了杀他越众而出,也没有人特意加快脚步。

整个阵型就这样不快不慢地前进,如同一堵墙般,气势十足地压了过来。

敌兵涕泪横流,想要用力起身,却如同蹒跚学步的婴儿般,怎么都使不上劲。

长枪丛林向前进。

他在地上哭泣着蠕动。

长枪丛林压了过来。

敌兵用力翻转身体,泣道:“不要杀我。”

“噗!”随手一枪刺穿了他的身体。

刺杀完毕之后,银枪武士迅疾抽出了长枪,眼角余光左右对齐,继续前行。

敌兵嘴角溢血,被无数军靴踩踏而过。

临死之前,他后悔了。

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他也不例外。

年少时纵横乡里,偷鸡摸狗,好勇斗狠,却自诩武勇。

加入王幽州的部队后,觉得自己能凭借武勇力挽狂澜,一举击破匈奴,为上官赏识,自此扶摇直上,发号施令。更有那士人家的美貌女子,暗自倾心,非他不嫁。

真是要走上人生巅峰了啊。

但他错了。易水之畔,铺天盖地的匈奴骑兵围着他们,用戏耍般的态度纵骑围射,反复制造着杀伤。

那一刻,他躲在辐重车后,脸色白得像死人一样。原来,真实的战场如此残酷,和他想象中完全不一样。

被俘之后,又辗转来到了枋头。

这次不用面对铺天盖地的骑兵了,可面对面攻坚,遇到这些如墙一般的银枪武士,再次败得一塌糊涂。

就此死了也好

他的意识渐渐涣散,悔意充斥于天地之间。

若有来生,愿承欢于爷娘膝下,老老实实做一田舍夫。

另一边,银枪丛林势不可挡地前进到了桥头,将四处乱窜的敌兵直接推下了河。

借着风沙搭建起来的木桥被依次引燃,大火冲天而起,远近皆见。

淇水西岸,正在列阵的匈奴步骑久久无语。

试了很多办法了。

大雾天偷袭、后半夜劫营、正面强攻、自淇水西岸迁回侧翼...

真的都试过了,没有一次成功的。

打到现在,他们也就只填平了晋军大营正面的两道壕沟,摸上了一次营墙,结果很快就被赶了下来。

在这种河谷三角地带,他们引以为傲的骑兵派不上用场,步兵又不如人家,打来打去,无非徒增伤亡罢了。

鸣金之声响起,他们缓缓后撤,回到了营垒之内。

银枪军也列队回撤。

行至半途之时,张大牛遥望东南边。

一个月了,枋头北城已经初具规模。如果不介意城内的居住条件的话,大军现在就可以入城。

当然,如此操之过急了。

城内还有很多房屋需要兴建,仓库、衙署、武库、军营等等。

城墙之上,马面、瓮城之类还在持续完善中。

一切都需要时间。

他的目光又越过白沟,看向了更南面。

原本屯驻文石津的兖州军何伦部就驻扎在那里,一共五千人。

他们来了不到十天,还没来得及参加战斗,目前主要任务是平整地面、清理废墟、开挖地基,为枋头南城的修建打好基础。

其实也不需要他们参战了。

与石勒对峙月余,大部分时候其实真的就是对峙。

石勒的主力步军还在陆续南下,现有的乞活军、坞堡丁壮已被打残,甚至可能已经哗变了,反正最近没见到他们出战。

新来的幽州降兵也就打了今天这一仗,很快被击溃。

设身处地,张大牛也不知道石勒该怎么办。

他的骑兵是多,但又不能拿来攻营拔寨。

步兵心思各异,遭受重大伤亡之后,已无力再战,只能士气低落地窝在营中,默默舔舐伤口。

真不知道古时候攻城死几万人的战斗怎么打的。

张大牛心中暗哂,耗吧,继续耗,耗到最后,有你们哭的。

对石勒而言,对峙其实就是失败。待到枋头南北二城修筑完毕,局势就定了。

入营之时,恰好遇到大队骑兵奔出,于是银枪军退往旁边列阵,将道路让开。

张大牛一瞟,发现是从洛阳借调的禁军骑卒。

他们这一路几乎就没打过仗,忽然间就走了,让他有些疑惑。

莫不是天子下诏调兵?

没人能回答他,但他不惮以最大的恶意猜度天子公卿们。

妈的,那帮蠢货到底有什么用?

他又下意识抬头看向营内,仿佛在寻找心灵寄托一般。

高台之上,一袭紫袍的陈公负手而立,身形如山岳一般挺拔峻峭。

也罢,狗屁禁军走就走了,只要邵师在,一切都不是问题。

“嘚嘚”马蹄声响起,一骑出了营门,向北疾驰。

张大牛顺着此人离去的方向望去,天边的尽头,赫然便是石勒的大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