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晋末长剑 > 第一百三十章 策略

晋末长剑 第一百三十章 策略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2 08:15:05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石勒收到信的时候,已是第二天清晨了,因为他刚从淇水西岸的营地巡视而归。

北大营已遥遥在望,接到信的石勒干脆下令在营外的一个废弃村落休息。

今天是重阳节,后半夜小睡了一会的石勒骤然起身,发现有些冷。

他凝视了下这个长满杂草的小院。

菜畦中自生了不少秋葵,与野菜、杂草混在一起,于寒风中轻轻摇动着。

或许,主人家遗弃这个小院的时候,最后种的一茬菜就是秋葵吧。

石勒出了院子,风更大了,隐隐带着凄厉的呼声。

草木由荣转枯,被劲风反复摧折。

空气倒是比较清新,万里无云,碧空如洗。

亲兵们不知道从哪抓了個老头,将他藏在柴堆里的一袋豆子搜出,老头顿时瘫软在地,不断抹眼泪。

石勒见了,久久无语。

亲兵们看到石勒的脸色,讪讪一笑,将粮食还了回去。

见石勒仍然绷着脸,又加了几个饼,让老头赶紧滚蛋。

老头千恩万谢,却没有走远,而是躲到了最西头的一座空院子内。未几,袅袅炊烟升起,风中飘来了煮豆的香味。

石勒回了院子。

早饭还没做好,有亲兵去附近的果园内摘了一袋果子。

石勒招呼张敬、张宾等人坐下,一边吃着果子,一边谈事。

“大兵之后,满目荆棘,遗骸蔽野,渺无人烟。不知不觉间,汲郡竟然成了这副模样。”石勒吃着甘甜的梨,眼神中有些萧索。

年少时的他种过地、放过牧,什么农活都干过。

父亲虽然是部落中的小帅,但长年累月出征在外,回家时除落得满身伤病外,并无晋廷的半分赏赐,所以他的日子并不算多宽裕。

连年不断的灾害,加上对富贵生活的渴望,让他走上了贩奴这条路。

行走于各个庄园,倒卖奴隶的他,一度也挣到过钱,日子好过了许多。

但也只是挣到“一点”罢了,因为大头都被并州大大小小的官吏分润了。

是的,司马腾那货丧尽天良,为了捞钱,无所不用其极。并州胡晋百姓,为其贩卖者不计其数,而他——石勒,只不过是司马腾手下外围得不能再外围的一个奴隶贩子罢了。

这门缺德买卖做到最后,结局是被人黑吃黑。他连同手下的货物(奴隶),被一起卖到了青州。

那一阵可能是人生运势的最低点,但他也遇到了贵人。

买下他的庄园主赏识他的才能,给予了他自由,于是开启了跟随公师藩、汲桑起事的生涯,到今日,已然是一方诸侯。

石勒对官员公卿没什么好感。

对司马家的宗王们多有厌恶之情,尤其是司马腾这种丧尽天良之辈。

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他已经变成了河北地区最大的军阀,不再是当初那个挣扎求存的奴隶贩子了,所思所想有了相当幅度的改变。

他对司马氏宗王的厌恶依旧,对官员公卿则态度复杂:一方面厌恶,一方面又不得不捏着鼻子拉拢,不然就没人帮他打理地方了。

对普通百姓,或许谈不上有多好,毕竟时时压榨他们,但至少他是知道民生疾苦的,也不代表他不同情百姓的遭遇——同情归同情,该压榨的还是得压榨,这并不是他矫情、精分,因为人本身就是复杂的,不同的时候有截然不同的感怀。

“邵勋劝我罢兵息戈,为天下苍生计,投效晋廷。”说到这里,石勒的嘴角浮现出不明的意味:“说来也是荒谬得紧。这次不是他主动挑起战事么?”

“大王,此人大概是想离间邺城与平阳罢了。”张敬说道:“其实不必搭理他。大军已次第南下,不日可至,届时与他打出个真章来。”

“孟孙怎么看?”石勒看向张宾,问道。

张宾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凝眉沉思。

张敬想要说话,石勒伸手止住了,静静等待。

片刻之后,张宾拱了拱手,道:“邵勋其实也不容易。”

“哦?”石勒神色一动,问道:“孟孙快快道来。”

“邵勋乃晋臣,而晋天子颇惮之,时不时使坏。洛阳公卿虽迫于形势,与邵勋合作,但那只是一时,打心眼里他们是看不起邵勋的。一旦邵勋暴露出野心,他们就不会合作,且群起反对。”

“其二,孔、赵二位将军已至河南。骑军来去如风,可就食于野,因粮于敌,或能将邵勋腹地搅个天翻地覆,动摇其军心。”

“其三,南阳、襄阳、江东之方伯,对邵勋的态度颇堪玩味。勋处四战之地,乃大劣之局,一旦露出颓势,则腹背受敌,十分难受。”

“其四,听闻邵勋大力提拔武人为官,豫兖士族敢怒不敢言。当其运势鼎盛时,这些或许都是小事,可一旦运去不再,则有肘腋之变。”

说完,他认真地看了石勒一眼,道:“大王千万不要做一口吞吃下邵勋的打算。如今之局,唯有徐徐图之。”

“相持?”石勒若有所悟,赶紧问道。

“相持。”张宾点了点头,说道。

石勒“唔”了一声,放下啃了一半的梨,起身默默思考。

“久持有变?”石勒停住脚步,问道。

“或有变。"张宾回道。

石勒皱眉。

张宾神色不变,只道:“战阵军争,本就无十拿九稳之事。”

石勒突地一笑,道:“孟孙所言极是。就算只有一线之机,也得拼命抓住。”

张敬看了看两人,不说话了。

他方才确实想说些什么,听完张宾的话后,暗叹一声,孟孙确实把局势分析得很清楚了。

强攻营垒、坚城,本就很难,而且无法发挥他们的骑兵优势,得不偿失。

现在只能以拖待变,看看拖的时间长了,会不会出现什么变化,

别看这会双方大军聚于枋头,战事激烈,其实,此战的胜负取决于枋头以外的地方

至少对他们这一方而言,确实是这样没错。

“大王,或许该派人去下野王和平阳。"张敬突然想到了一点,于是说道:“天子已逐退鲜卑,精兵强将皆在西河、平阳、河东三郡休整。如果能说动天子,调一部人马南下,或者催促曹疑出兵相助,局势则大有改观。至不济,把赵固那厮的部队调来,也能多一分胜算。”

“孟孙怎么看?"石勒听后,又看向张宾。

“或可尝试,但别抱太大希望。"张宾说道:“想必大王有所耳闻,“跨有雍并'已是国策。击败鲜卑的朝廷精锐,或许已被调往关中。值此秋高马肥之际,焉有不用之理?”

“有道理。"石勒连连点头。

他已经决定,再派一批使者前往平阳游说。实在不行,就送点礼。

他很清楚,平阳朝廷有不少人看他不顺眼,经常说他坏话。但那些人也是见钱眼开之辈,花点钱总是没错的,说不定有意外之喜。

“为免天子猜疑,大王可将邵勋信使及书信一并送往平阳,交由天子发落。”张宾又道:“邵勋在信中数落了不少天子的不堪之事,数言汉之必亡。我观天子非量宏之人,见信必怒,兴许就有好事。”

石勒闻言哈哈大笑,道:“邵勋欲间我,孟孙随手破之,反过来还能利用天子谋取好处,真乃吾之荀彧也。”

“阴私勾当,登不得大雅之堂。”张宾笑了笑,道:“最终胜负,还得凭刀枪说话。而今正是比拼定力的时候,万万不可泄掉那口气。”

石勒闻言脸色一正,道:“孟孙所言极是。盘外招,能奏效固然极好,没用也很正常。我以十八骑起家,搏杀数年方有今日,不会本末倒置的。”

“大军齐至之后,总要攻上一攻的。不见血厮杀,如何能成强兵?”

“河南之局……”石勒沉吟了下,叹道:“也罢。我这把珍藏的宝物拿出来,送往青州,劝一劝曹嶷。”

“大王英明。”张宾赞许道。

“该如何与曹嶷分说?”石勒问道。

“邵勋已得豫兖,若不能速下河北,早晚必攻青州。”张宾说道。

石勒以拳击掌,赞道:“说实话最容易劝动人。曹嶷心中想必也有此担忧,若多几个人在他耳边念叨,大事成也。”

说罢,回忆了下曹嶷身边几个重要的僚佐、大将,心中有数了。

其实,此番曹嶷也算给面子的了。

孔豚、赵鹿自济北渡河,曹嶷派兵接应了。虽然其后拒绝了一同攻打兖州的提议,但也出了部分粮草军资,接济孔、赵二将,场面功夫还是做到了。

从这便可以看出,曹嶷其实是有点担心邵勋拿他开刀的,这就是机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