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晋末长剑 > 第一百三十四章 城成

晋末长剑 第一百三十四章 城成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2 08:15:05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金正在天明后方才回来,不出意外,身上又添了几道伤疤。

不过似乎没什么大碍,此刻的他正提着一个人头,与军校们谈笑风生。

人头面目狰狞,似乎还带着几分恐惧,可见被斩下头颅时,心中有多么恐惧。

“石勒老营不过如此,比乞活军强,却也强不到哪去。”

“其实还可以了,攻营失败之后,为我衔尾追杀,还能抵挡片刻,至少在北地算是马马虎虎。”

“又要种地,还要打仗,能有多厉害?下次阵列而战,一股击破之。”

金正笑呵呵地听着他们的话。

亲兵上前为他解下衣甲,正要裹伤之时,被金正推开了。

“些许小伤,都结疤了,慌个什么劲?好似我要死了一般。”金正就这样穿着染血的深衣,大摇大摆地走过。

所过之处,屯田军的士卒们尽皆惊叹。

金将军真神人也,如此勇猛,怕是太白帐下第一将了吧?应该也是太白最得意的门生。

有些军校平日里看不惯金正的盛气凌人,但在此刻,他们也不得不承认,若论勇猛,河南没几个人可与金正媲美。

庾亮、柳安之等人正要出营回河南,见得金正之时,立刻上前打招呼。

柳安之只稍稍寒暄一番,便自离开了。

庾亮本也打算离开,想了想后,生生止住了,笑道:“金督挥戈奋勇,所向披靡,我在营中闻之,亦为之神往。今后若有暇——”

“庾参军,汝南民变之事,赶紧回去处置吧,别愣着了。”金正说完,提着人头走了。

庾亮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他难得拉下脸接触一個武夫,却不想人家眼里根本没有你。

再看看雪白的长袍上沾染的几滴血迹,脸色更差,暗道金正如此跋扈,将来妹妹诞下世子后,不知可能驾驭……

晦气!庾亮一甩袍袖,走了。

金正将人头扔到一旁的马车上,对文吏说道:“石勒帐下小督刘宝,无名之辈,随便记一下吧,算不算功都无所谓。”

“既是石勒军中将校,自可记功。”文吏捡起头颅,小心放好,然后说道。

金正点了点头,没再多说。

这个文吏出身梁县武学,梁国四期的,不擅军略,于是到军中当了文书。

这样好,这样很好。

以后全天下的军队,都该由他们武学生掌管,免得被野心家利用,发动叛乱。

临离开之前,金正问了句:“邵师呢?”

听到“邵师”二字,文吏顿感亲切,于是回道:“邵师去枋头北城了。”

“哦?北城修好了?”金正有些惊讶,问道。

“衙署修好了,邵师打算搬进去。”文吏回道。

“嗯,是应该搬进去。”金正点了点头,道:“北城再花些时间收尾,把守具添置完毕,差不多就完备了。”

只不过——金正下意识看向北方,石勒不会狗急跳墙吧?

枋头北城就差最后一点城防设施了,最迟十月中下旬就能彻底完工。

乖乖,修了七八十天,这城修得真够久的。

******

邵勋此刻正绕着枋头北城转悠。

这座军事要塞性质的城池,完全是按照他的要求修建的。

城外有一道环城壕沟,曰“城隍”,引淇水入内,架吊桥与城内相通。

城隍是需要定期疏浚的,这算是守城非常重要的城防设施了。

城隍之后是羊马墙,仅及肩膀高,距城墙三十步。

顾名思义,羊马墙与城墙之间是用来存放牲畜的,免得污染城内的生活区域。

羊马墙与城隍配合,可以收割大量人命,这在过往的战争中已多次证明。

再往后就是城墙了。

枋头北城只开两门,即南北二门。

城门外筑有瓮城,作两重门。

城之外还设弩台,安置大型弩机——此时尚未安装,需要洛阳朝廷赶制,邵勋手下的工匠还不具备这种技术能力。

弩台距城约七十步,恰好在步弓的抛射范围内。

城墙之上有女墙、马面,刚刚修建完毕。

简而言之,枋头北城有四重防御设施,即:弩台、城隍、羊马墙、城墙。

转完一圈后,邵勋都觉得寒意滋生。

正常的城市,或为了居住舒适,或为了便利商业,甚至还有在城墙外面开垦荒地的,总之不会修成这个样子。

枋头北城不是一座宜居的城市,但却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军城,专为战争而生。

“我若来攻此城,怕是也只能铩羽而归。”邵勋赞叹道。

许昌世兵剩下的三千人此时正在进驻枋头北城。

在军官的口令声中,各一幢五百人驻扎于城门内外一城门内的营房尚未完工。

两千人默默开进羊马墙之后,一面各五百。

自己修建临时棚屋,武器分门别类放好,谁谁防守哪一块,也各有分派。

最后又挑出二十人,分别进入修建于北城墙外的弩台中。

他们打开了台底的大门,通过绳索攀爬到顶部。虽然尚未有弩机,但却是一个极好的瞭望敌情的场所。

邵勋又带着亲兵进了城内。

北城就一条南北向的大街。

大街两侧空空荡荡,没有几间房屋,但粮库已然修建完毕。丁壮们正用马车往里面输送着粮食,一一存放起来。

粮库之外还有武库、大仓,紧邻粮库,皆未完工。

这三个加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仓城,整体位于城市西南角。

街道尽头靠近南城的地方就是镇将府邸了,同时也是办公场所。

衙署已经完工,台阶拾级而上,则是一道厚实的木门,与门楼联在一起,看着便威武不凡。

镇将衙署有围墙,乃砖瓦砌成,四个角上还各有一楼,可居高临下射箭。

其实,这个镇将府邸本身就是一个坞堡,只不过整体融入了城市布局之中罢了。

若真有外敌攻破城墙,守将还可凭借府邸做最后的抵挡——当然,仗打到这个份上,再守下去基本没有意义了,纯粹是临死前多拉几个垫背的罢了。

邵勋站在府邸门前的石阶上,静静看着这座城市。

街道上车马、人员往来不休,一车车的物资被拉进来,然后由工匠指导,丁壮干活,变成城内的仓库、军营、监狱、工坊、衙门等设施。

这样一座军城,够了!

将来世道太平了,或许可以将城外的弩台拆毁、城隍填平,向外扩展一圈,修筑外城。

但现在没必要,这座城市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不会存在几个百姓的。

******

自九月二十五日夜袭失败后,匈奴人偃旗息鼓了几天。

九月最后一天,匈奴人又攻了一次,依然没能拿下晋军大营,反倒损兵折将,败退而回。

入夜之后,石勒在营内徘徊不休,有些烦闷。

张宾默默看了一眼。

如果说八月刚来的时候,大胡还气定神闲的话,到九月初的时候,就已经有点急躁了。

乞活军前后损失四千余人,目前已放散归家——这一路,纯属被打残了。

诸坞堡丁壮也打了好几仗,比乞活军还不堪,虽人多势众,总数不下两万,但前后攻了十余次,每次皆溃。

一开始的时候,他们还能尝试强攻晋军营墙,死伤千人仍在酣战。

但打到后面,对伤亡的忍受能力一次比一次低。

最后一次,甚至直接被晋军弓弩射散,只死了百余人就跑了。

一次次溃散,一次次收容,一次次强逼上阵,最终死伤五千余人,短时间内无力再战,目前退到后方,充当辅兵。

九月陆陆续续调来了大批老营,至今已出动两次,声势浩大。

五天前夜中,将军刘宝战死,为晋军击杀两千余人。

今日一战,再死千余。

伤亡触目惊心,而战线无有寸进。

最大的阻碍,大概就是邵贼的银枪军了。

许昌世兵、屯田军不过尔尔,与他们的部队实力仿佛,都被击溃过不止一次,死伤也非常惨重。但每每关键时刻,银枪军冲上来力挽狂澜,衔尾追杀,将他们接近成功的攻势彻底粉碎。

现在怎么办呢?

张宾思来想去,觉得这仗打得太憋屈了。

“平阳那边,要不要再派人去一趟?”帐中突然响起了石勒的声音。

张宾抬起头,看向大胡。

能问出这话,可知大胡心意矣。

“大王,赵固能率部前来,已是天子垂恩。再多,怕是就没有了。”张宾说道。

石勒一把揪住帐中的帷幕,片刻之后又轻轻放下。

成大事者,当宁心静气。

石勒深吸一口气,脸上重新浮现出了笑容,道:“也罢,赵固能来就不错了。以前看不起他,现在发现我和他同病相怜啊。”

“孟孙。”石勒又道:“以往你为我解说兵法,提到‘致人而不致于人’,现在这仗,我是不是已经致于邵勋了?”

“自枋头筑城以来,就已经致于其人了。”张宾叹息道:“兵法之中,又有‘以己之长,攻敌之短’的说法。大王擅骑兵,然顿兵于营垒之下,用不善战之步卒,攻邵勋骁勇之锐兵,此谓‘以己之短,攻敌之长。’”

“有没有办法解得此套?”石勒问道。

看着大胡殷切的目光,张宾竟然有些不忍,片刻之后说道:“只能以拖待变。”

石勒其实也明白如今没有太好的办法。

攻不动邵勋的营垒,说啥都白费。

说白了,这就是步兵质量相差过大,拿不下人家,能怎么办?

人家苦练多年的银枪军,在大河南北声名远播,固守营垒之时,若真让你手下那些亦农亦兵的步卒击败,那才是笑话呢。

石勒其实明白这个道理,但惨重的伤亡之下,心气有些不顺,忍不住就想抱怨。

他心目中最理想的战法,还是邵勋大举北上,深入河北腹地。

到了那个时候,他自调兵遣将,以坚城拒敌,然后派出大股骑兵,抄截其后路。

银枪军是有数的,不可能遮护住每条粮道。骑兵来去如风,总能挑中一些弱旅,将其击溃,时间长了,邵勋大军缺粮,只能败退。

届时骑兵衔尾追杀,将已是疲惫之师的银枪军死死咬住,反复袭扰,乃至彻底消灭。

这是最令他感到舒适的战法。

问题是怎么把邵勋引入这种局面呢?现在看来,好像很困难。反倒是他自己,被邵勋引入了不得不强攻设防完备的营垒的困境——这是人家最擅长的战法,也是最能发挥其步兵战力强这个特点的战法。

好像在兵法上输了啊。

“罢了,等河南的消息吧。”石勒勉强笑了笑,说道。

张宾默然。

帐外响起了匆匆的脚步声,稍顷,游击将军王阳走了进来。

“何事?”石勒压住心中的负面情绪,温和地问道。

“晋军撤了。”王阳说道。

“嗯?”石勒先是一惊,继而狂喜,但他稳住了,面色平静地问道:“为何撤?”

“大王不妨移步高台,一时半会我也看不太懂。”

“好。”石勒不多废话,带着张宾上了高台。

夜色之中,火光熊熊。

曾经是晋军营垒的地方,尽皆被大火吞没,烧得半边天都红了。

而火光背后,一座坚固的城池若隐若现。

城头之上,似乎插有旌旗,隐隐还有鼓角之声。

张宾一下子明白了。

这哪是撤退啊,明明是进驻坚城了。

他下意识看向石勒,却见大胡似是看呆了,脸上的表情久久没有变化。

城,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