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中国历史故事 > 第5章 帝乙归妹

中国历史故事 第5章 帝乙归妹

作者:文明观测员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6-18 14:23:46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在商朝晚期,国力逐渐衰退之际,位于西部岐山一带的姬姓周族开始崭露头角。根据《史记·周本纪》的记载,周族的始祖是古公亶父,他育有三位儿子:太伯、虞仲和幼子季历,其中季历的儿子便是后来赫赫有名的周文王姬昌。据说,姬昌诞生之时伴有吉祥预兆,古公亶父深感姬昌未来必将成就非凡,因而有意将首领之位传给季历,以期姬昌日后接掌大权。太伯和虞仲了解到父亲的意愿后,自愿避让,迁徙至荆蛮地区,遵循当地习俗,断发纹身,以此表达他们愿意让位给弟弟季历的决心。随后,他们在太湖流域建立了吴国。

古公亶父驾鹤西去后,季历承袭了首领之位,被称为公季。他不仅继承了父亲的地位,更延续了他的治理之道,大力推行仁政,积极发展农耕经济,使得周族势力日渐壮大。彼时,商朝的君主为文丁,对于快速崛起的周族,他采取了怀柔政策,册封季历为牧师,相当于一方的诸侯长官。季历也借此契机,不断强化与商朝的政治联系。

然而,商朝国力正逐步下滑,周边的戎狄部落频繁侵犯,商朝却一味忍让。季历见状,果断出兵对抗这些戎狄部落,首先击败了山西长治地区的余吾戎,并将其俘虏和战利品献给商王文丁,此举得到了文丁的赞许。文丁遂委以季历安定边疆的重任,季历不负所托,连续征服了始呼戎等部落,不断扩大周族的领地和影响力。

随着周族势力的日益强盛,商王文丁感到了莫大的威胁,为消除隐患,他突然下令囚禁季历,并不久后将其杀害。

季历死后,其子姬昌继承王位,即后来的周文王。文王在位期间矢志复仇,决心使周族更为强大。一方面,他沿袭祖父和父亲的做法,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另一方面,他礼贤下士,广泛招揽贤才,聚集了一批有识之士,并积极扩充军备,增强军事实力。

在文丁杀死季历后不久,他也去世了,帝乙登基成为商朝第三十任国君。正当帝乙立足未稳之际,姬昌欲借机攻打商朝,为父报仇。与此同时,江淮间的夷族再度兴盛起来,联手孟方、林方等部落发动叛乱,意图对商朝发起大规模攻击。

帝乙意识到自己可能面临东西两侧夹击的困境,决定通过联姻的方式来稳固局势,从自己的嫡系诸侯中挑选一位女子嫁给姬昌,以修复因季历被杀而破裂的商周关系。原本周族臣服于商朝,结为姻亲后,两者的关系更是紧密相连。帝乙期望通过联姻能使商周两家冰释前嫌,和睦共处。姬昌审时度势,考虑到商朝底蕴深厚,当前双方实力差距较大,认为此刻灭商时机尚不成熟,联姻则可稳住商王,赢得充实实力的时间,故同意了联姻。

帝乙亲自进行占卜择定婚期,并精心准备了丰厚的嫁妆,任命姬昌继承其父季历的职位,继续统率西方诸侯。婚礼当日,姬昌更是亲自前往渭水北岸迎接新娘。

这次联姻使得商周双方都感到满意,两国关系得以修复,此事一度传为佳话,历史上称为“帝乙归妹”。《易经》中亦有《归妹》一卦,卦辞曰:“归妹:征凶,无攸利。”此卦下兑上震,象征着婚姻的动态变化和女子出嫁的情景,故名“归妹”。

联姻成功稳住了周族后,帝乙集中力量带领诸侯平定了东南夷族的叛乱,稳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帝乙与文王几乎同时即位,根据甲骨文记载,帝乙在位约三十年,而文王在位约五十年,逝世于商纣王(帝辛)在位后期。在帝乙近三十年的统治期间,商周两国并未再次爆发战争,足见“帝乙归妹”的联姻确实起到了促进和平、避免冲突的重要作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