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晋末长剑 > 第一百八十六章 抓捕与人选

晋末长剑 第一百八十六章 抓捕与人选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2 08:15:05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邺城已陷入彻底的混乱之中。

没过太久,邺城七门洞开,无数人蜂拥向外,连夜出逃,闻讯赶来的晋军堵都堵不住,只能放箭让他们冷静一下。

城外亦有大批兵马在调动,试图拦截溃逃的敌军。

石勒派出了二十多名亲兵去通知众人。

混乱的街道阻碍了他们的行动。

铜驼街——邺城正中直通中阳门的大街,与洛阳同名——上到处是乱跑乱撞的军士。

大部分人扔掉器械就回家了,本来就是邺人,临时拉来的壮丁而已,不散何待?

桃豹手下的郡兵也按兵不动。

骑兵更是早就陆陆续续跑掉了大半,剩下的人被堵在城里,急得破口大骂,却不知道该骂谁,因为他们现在是懵逼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诚然,谁都知道外城早晚会破。

真正能打的就一万多步卒,靠他们驱使临时征集的万余丁壮,只够勉强把城墙站住,但却没有足够的预备队——除非让骑兵下马帮助守城——城防非常脆弱。

但怎么着,三五天还是能守住的吧?

这才一天不到,外城直接就没了,让人诧异,明明方才还有人看见大胡整顿完溃兵,带人去巡城了呢。

一定是那些开门溃逃的乌桓人坏的事!

部大们一边大骂,一边暗恼怎么没早下决心,跟着乌桓人一起跑。浑然没考虑到,正是他们这帮杂胡的跑路,进一步瓦解了军心。

发泄完后,他们也不含糊,立刻自驻地出发,加入逃跑的行列。

因为骑兵的特殊性,需要相对广阔的地域,因此部分驻扎在邺宫之内,部分驻扎在铜爵园内。

邺宫有园林,有文昌、听政、断政等殿,铜爵园更是一大片园林草地,地方还是比较大的。

诸胡骑兵自邺宫延秋门而出后,复入铜爵园,然后向北,出厩门向北狂奔。

但这条路并不好走。

铜爵园在邺城西北部,可以说一进金明门,左手边就是铜爵园了,因此这里聚集了大量的晋军,总数不下两千,且还在源源不断地涌入。

前面进城的已经向前冲,往城中央的大农寺等核心地带去了,后面的则左右分兵,一个向南进入诸里坊,一个向北进入铜爵园,反复搜索,击溃任何乱跑乱撞的守军,控制各个要点。

所以,从这里出逃不是什么好主意,因为这里的晋军数量非常多,无奈对骑兵来说,这里就是他们最好的出逃路线。原因无他,足够宽阔。

刘曷柱、刘贺度父子率军路过三台时,犹豫了下。

所谓三台,即冰井、铜雀、金虎三台,自北向南排列在西段城墙上。

建安十五年(210)冬,铜雀台最先建成,以城墙为基,高十丈,有屋一百二十间。曹操曾在此宴请蔡文姬,听她演唱“胡笳十八拍”。

建安十八年(213),在铜雀台以南建金虎台,高八丈,有屋一百三十间。

建安十九年(214),在铜雀台以北建冰井台,高八丈,有屋一百四十五间。

台中有冰井,又称冰室、玉井,深十五丈,可储存冰块、食品、盐等物资,以备不虞。

三台之间两两相距六十步,中间有阁道式桥相连。

也就是说,三台之所以险固,历史上屡屡成为最后的坚守之地,最大的原因还是其本身地势较高——曹操在邺西治水,挖出的土全用来堆高三台了,三台的存在,也让邺城西段城墙变得不规则。

要想上三台,得先下马,然后走好长一段爬坡路……

刘氏父子很快放弃了,因为晋兵已经靠了过来。最后看了眼三台后,他们呼啸离去,消失在铜爵园中。

在他们走后没多久,晋军已开始向三台进发,爬坡仰攻。

这個时候,石勒派遣的两名传令兵才匆匆抵达。

一人踉踉跄跄,身上还流着血,另一人没受伤,但也失掉武器,二人远远看了眼三台,叹了口气,跑了。

铜爵园内的晋兵越来越多,他们很快封闭了厩门,然后向东穿过整个园林,抵达邺宫西墙外,撞开墙上的小门后,蜂拥入内,边搜索边前进,最后与从城东迎春门进入的银枪军在邺宫的“五门三朝”区域会师。

路上不断遇到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人的溃兵,基本都是喊一嗓子就降了。

唯有少数人还在负隅顽抗——

王阳率千余人据守邺宫内的丞相府。

相国府(魏国相国)内亦有数百兵不肯降。

御史大夫府(魏国御史大夫)内有五百来人。

北城墙齐斗楼上有将领聚众近千,与入城晋军反复厮杀。

当然,三台守军还未降。

城东北片的贵族居住区(戚里)内也有零零散散的抵抗,但都不成气候了。

入城兵马闻讯赶往这些地点,将其团团围困。

这么一看,真正愿意为石勒厮杀的,其实就这四五千人,其中骨干分子可能还不到三分之一,剩下的多为临时裹挟进去的。

这大概也是最初石勒做好最坏打算,放弃外城,退守三台时的核心人马——诸将亲兵、僮仆,他最后的余烬。

******

天光熹微之时,邵勋登上了城外的高台,俯瞰战场。

距离昨天的大战其实才过去一天而已。

战场上的尸体都还未全部清理干净,邺城外城就已经基本被占领了,如今只余少数区域还在抵抗。

其中三台大概是最难攻打的。

三十多米高,守兵居高临下,防御起来非常方便,于是只能围而不打。

这个时候,好消息一个个传来。

“白藏库、乘黄厩内捕得伪中垒将军支雄。”亲将蔡承轻声禀报道。

白藏库,在西南城墙下,有屋一百七十四间,最开始是存放钱粮的地方。石勒据邺城后,变成了武库——其实已没什么东西了。

乘黄厩是一处巨大的马厩,用于存放军马,附近还有军营,曹魏时驻有虎贲、羽林、五营戍卒,此处营房可供一万多步骑居住。

“石勒幕府记室参军徐光逾墙走,堕入城外东市,为军士捕得。”蔡承继续汇报。

东城墙南段外有东市,承平年间,商铺环列,四方商贾云集,每天早中晚三市贸易,非常繁荣。

东市外有一道围墙,很薄、低矮,不具备军事防御功能,仅把东市圈了起来,更大作用是便于收税。

“文昌殿前槐树上捕得伪宁朔将军程遐。”

邺宫文昌殿是曹氏父子举行朝会、宴享、大典的场所。

每至正会(夏正日)曹操便在文昌殿依照汉仪,以夜漏未尽七刻鸣钟受贺,文臣武将们执贽入庭,升殿唱赞,然后奏乐、宴餐,殿内外百华灯彻夜如昼。

殿前栽了很多槐树,每年春夏之交,槐香袭人,曹丕经常爬上树,采摘槐花给兄弟吃。

“石勒幕府参军郭敖窜于铜爵园,为军士发觉,捕斗之中,伏诛于长鸣沟内。”

曹操在邺城以西十里修彰渠堰,引水自铜雀、金虎二台之间的城墙下入邺城,因经常有水石碰撞激越之声,故名“长鸣沟”。

长鸣沟在城内分为南北两支,夹道东流后于长春门(邺宫东门)附近汇流,东出石窦堰下,注入护城河。

“军士按图索骥,至长寿里张宾府上,捉得其人,现看管在家。又于思忠里内捕得伪魏郡太守桃豹。豹自言早有降意,且散去府上兵士,束手就擒。军士并未为难他,只看管在家而已。”

邺城采取里坊制,与洛阳大不相同,和隋唐时的长安、洛阳颇为相似。

长寿里、思忠里都是邺城“高档住宅区”,多达官贵人。

张宾看样子是在家中休息时被堵门的。

桃豹确实提前派人接洽了,但金明门献门之事和他无关。

守门军士数百人,要么是石勒帐下普通军士,要么是临时征发的豪门僮仆,都不是桃豹的魏郡兵。

但他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那么一点微小的功劳,所以没有为难他。

“符节堂内……”

蔡承汇报了许久才一一说完。

邵勋点了点头,道:“我事先说过,只罪大胡一人,余皆不问,有功者留任原职,说话算数。捕获的伪官先放其归家,但需有兵士看守。待我入城后一一会面。”

话放出去了,而且是出乎意料的宽宏——只诛首恶,胁从不问,真的非常慷慨了,很少见到。

他说话算数,当然不会自毁诺言,破坏政治信誉——信誉越好,坚持的时间越长,将来效果越佳。

但怎么说呢,现阶段也不会撤去对这些人的监管。万一人家跑了呢,你抓还是不抓?

他打算花些时间,一一接见,看看能不能让其为自己效力。

这些人在河北还是有点能量的,能帮着他快速稳定局面,进一步瓦解石勒集团的残余势力。

“负隅顽抗者,不在此限。”邵勋又补充了句。

“遵命。”蔡承应道。

“顺龄,你觉得魏郡太守一职,该授予何人?羊彭祖能胜任否?”邵勋突然问道。

羊聃率先入城,是头功,当然要赏。

考虑到魏郡的特殊地位,需要一个比较能打的人留守,因此他有点想让羊来当太守。

不指望他能治理好魏郡,但军事上要过硬。

至于魏都的政务,他会让司隶校尉庾琛实际负责。

“羊彭祖骁勇善战,或可胜任。”蔡承回道。

“你想不想当这个太守?"邵勋看了他一眼,问道。

蔡承心中砰砰直跳。

早闻陈公的亲军督是升官捷径,果然名不虚传。

他当然想当魏都太守,而且扭扭捏捏也不是他的性格。武人嘛,想要就直说,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因此,他立刻回道:“愿为明公镇守邺城。”

邵勋哈哈一笑,不置可否,显然还想权衡一番。

魏郡太守其实是邮城镇将,蔡承理解得很不错。

邵勋不可能长久待在这里,肯定要委任一个大将留守邺城。这个人还必须得他信任,因为邺城的地位实在太高了。

另外,总揽河北军务之人也得有。

这是方面帅才,非将才,需要战略方面的能力,不能仅仅局限于战术层面。

难啊。

一方大帅,统兵数万,非亲信之人不能任之——说难听点,能力可以排在第二位,忠心必须足够。

他现在的局面已经很大了,但很多事情还是亲历亲为。

十几个人七八条枪的时候你可以这么干,现在肯定不行的。

他无法想象,河北有事的时候,诸将派人奏报到许昌,然后他在许昌发布命令微操,诸将再执行——黄花菜都凉了!

很多名字在他脑海中蹦出来,很快又被枪毙掉。

到最后,他居然想到了梁老登!

这人确实很合适,但——他是我什么人啊,这么照顾他?

人才匮乏啊,宗亲兄弟里没有成器的,他们就没有这个格局,从小也没经受过这方面的锻炼。

实在不行的话,让老丈人撑一撑,或者让卢志过来,做好统战,再给他们配点合格的军事将领。

只能这么办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