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黄帝向岐伯问道:我听说剌法分为五节,具体内容都有什么呢?
岐伯回答说:刺法分为五节的说法确实是真的,它本质上说的是五种针刺的方法,第一种名叫振埃,第二种名叫发蒙,第三种名叫去爪,第四种名叫彻衣,第五种名叫解惑。
黄帝说:你所说的这五节之法,我对它的含义还不太清楚,请你详细地讲给我听。
岐伯说:针刺中所说的振埃法是指对部位较浅的经脉进行针刺,用来对阳病进行治疗;发蒙法,是指对六腑的腧穴进行针刺,针对腑病进行治疗;去爪法,是指对关节的支络进行针刺;彻衣法,是指对六腑的别络进行针刺;解惑法,是指以阴阳的变化机理为依据,进行少补多泻,使失衡的阴阳重新回到平衡状态,以治愈疾病。
黄帝说:刺节中的振埃,你说是对浅层的经脉运用针刺法,来对阳病进行治疗,可我对其中的原理还是不很清楚,我想听你详细地说一说。
岐伯说:振埃之法,说得具体一些就是运用针刺对阳气大逆,布满胸中,胸部发胀,呼吸时有张口抬肩现象等疾病进行治疗,或者胸中之气向上逆行,致使出现喝喝的气喘声,只能坐、伏而不易仰卧,并且害怕埃尘和烟雾。一碰到烟尘就会加重病情,致使喉咙噎塞而产生窒息的感觉。此法取名振埃的原因在于,治疗这种病时效果极快就得到了体现,立竿见影,甚至快过了振落尘埃的速度。
黄帝说:说得不错,那该选取哪一个穴位呢?
岐伯说:选取手太阳小肠经的天容穴。
黄帝说:如果出现了咳逆上气、气不舒畅而胸部有疼痛感的现象,该选取哪一个穴位呢?
岐伯说:选取任脉的廉泉穴。
黄帝说:选取这两个穴位时,对针刺有相应的要求吗?
岐伯说:选取天容穴时,针刺深度不要多于一寸;选取廉泉穴时,发现病人面部的血色出现变化就应该立即停止针刺。
黄帝说:说得不错。
黄帝说:刺节中所说的发蒙法,我还没将它的含义搞清楚。发蒙法原本是以耳朵听不见、眼睛看不清的病变为治疗对象的,先生却说是对六腑的腧穴进行针刺的,那究竟针刺什么腧穴能将这耳目病治愈呢?我想让你给我说说其中的原理。
岐伯说:你问得很好。针刺最妙的地方就在这里,它几乎达到了最高峰,其中的秘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只靠日常说的和记录在书本中的内容,还无法将它神乎其神的奥妙阐释清楚,我所描述的发蒙,它的见效速度,要远远快过启发蒙聩。
黄帝说:太好了,那你赶快一五一十地将这方面的内容讲给我听。
岐伯说:针刺治疗这种病,必须是在中午进行,选取手太阳小肠经的听宫穴进行针刺,借助于手法的运用让针刺感应到瞳子,并使耳朵中可以听到发出的响声,这就是对本病进行治疗时要取的主要穴位。
黄帝说:不错。那要让耳朵听到声音又该如何做呢?岐伯说:在对听宫穴运用针刺法的同时,要用手将鼻孔紧紧捏住,紧接着合口,使气上行经过耳目,如此一来耳朵中就可以在进行针刺的同时相应地发出声音。
黄帝说:太妙了。这真是不知不觉中,就让针刺感应进行传导,什么也没有看见,效果却显著地体现出来,的确是太神奇了。
黄帝说:刺节中所说的去爪法,先生说是对关节支络进行针刺,我想请你将其中的原理详详细细地说给我听。
岐伯说:腰脊是身体内的关节中较大的一个,下肢是人行走的核心所在,站立时也要靠它支撑;**的功能在于生育繁殖,可进行交媾排精,同时津液也通过它排出。如果饮食上不懂得控制、调剂,喜怒不时.使津液的运行和代谢受到影响,导致津液向内溢出,在阴囊停留、会聚,堵塞水道,阴囊口渐渐胀大,会给人的俯仰和行动带来种种限制。这种病的成因在于人体内蓄积起水液,导致上下水道无法通调。需通过铍针或砭石进行治疗的,就是这种由于水肿带来的外形明显变大、衣服也无法将其遮掩的疾病。因为祛除积水是治疗的目的所在,就如同对多余的指甲进行修剪一样,因而取名为去爪。
黄帝说:你说得不错。
黄帝说:刺节中所提到的彻衣法,先生说要将六腑之别络刺遍,部位都不固定,我想听你详细地说一说其中的原理。
岐伯说:此法对那些多阳少阴的疾病很适合。阴气不足会出现内热现象,阳气有余则会出现外热现象,内热同外热彼此搏结在一起,其热度比将炭火抱入怀中还有过之而无不及。由于炽热异常,因此只想裸露身体而不想被衣服所遮蔽,更不敢让人接近身体,更甚者由于怕热而不想让身体和席子沾到一起。因为腠理阻塞,汗无法流出,热邪无去向体外散出,使得舌干咽燥,口唇干裂,肌肉干枯,不能辨别出食物味道的好坏。
黄帝说:说得不错,那该如何进行治疗呢?
岐伯说:首先对手太阴肺经的天府穴和足太阳膀胱经的大杼穴各针刺三次,再对膀胱经的中膂腧进行针刺以将雄内的热邪泻出,然后对手太阴经和足太阴经运用补法,释放病人体内的汗液,等到热度降低、汗液减少时,病就好了,其见效的速度,比脱掉衣服还要快。
黄帝说:你说得不错。
黄帝问:刺节中所说的解惑法,先生说要将调和阴阳和运用补泻法的原理都了如指掌,这样才能使人体内阴阳虚实彼此变化转移,以实现平衡。那么如何在复杂的病情中将阴阳虚实清楚地辨别出来而消除迷惑呢?
岐伯说:人患上了中风之类的病,一定有地方血气偏虚,虚者即正气不足,实者即邪气充足有余,如此身体就产生了肢体轻重不相称的感觉,身体倾斜反侧,成俯伏欲倒的形态。情况严重的时候,能导致神志不清,意识模糊,无法分清东西南北,症状出现上下不定,反复变化,错乱无常态,因而它比纯粹的神志不清的疾病要更为严重。
黄帝说:说得不错。那该如何进行治疗呢?
岐伯说:无论症状复杂到何种程度,必须要将其多余的邪气泻掉,对其不足的正气进行补充,从而使其阴阳达到平衡状态。这种用针之法是对其根本的治疗,它见效快,速度比只对神志不清进行消除还要迅速。
黄帝说:说得好。我一定将这些理论知识记录下来,将它们秘密藏在灵兰之室,并进行精心的保存,决不敢随随便便将其泄露。
黄帝说:我听说有方法可以对五邪进行针刺,五邪是什么?
岐伯说:病有痈肿的,有属实的,有属虚的,有属热的,有属寒的,这些就名叫五邪。
黄帝说:如何用针刺对五邪引起的疾病进行治疗呢?
岐伯说:通常对五邪采用针刺治疗的方法,不过五条。针对瘅热的疾病,应将热邪消除;针对痈肿聚集的疾病,应将其消散;身上出现寒痹的,应助阳热以对血气进行温煦;体内有些虚邪的,要对阳气进行补充以使其强健;邪气旺盛的,必须要将邪气清除掉。下面就让我给你讲讲具体的针刺方法:
通常对痈邪进行治疗时,不能在初期病势正盛之时,与其锐势正面相对而胡乱使用铍针刺破排脓。调治时应有耐心,这样就不会出现痈毒化脓的结果,这时应用其他针刺方法进行治疗,使邪毒不滞留在固定部位上形成积聚,如此,病邪就会慢慢散开。因此不分阴经阳经,只要是通过痈肿所生的部位,就能选取本经的腧穴来对其内的毒邪进行排泄。
通常对大邪进行针刺,应用针刺减弱邪势,即将其多余的部分泻出,从而使邪气渐渐地空虚、衰退。在针刺治疗的过程中,要尽快将病邪疏通,刺中病邪所处的部位,肌肉自然而然就变得紧凑致密了,察看发现邪气泻掉之后,真气的功能就相应得到了复原。由于实邪多数时候居于三阳,所以应对诸阳经分肉间的穴位进行针刺。
通常小邪多数时候都出现在分肉间,针刺方法是必须逐渐增强其真气,对其不足的正气进行补充,这样邪气就造不成危害了。同时对邪气所处的部位进行察看,在它还没有入到深处之时,迎上去将其消散。如此远近的真气尽至,正气充盛,外邪就不易进入内部了。在治疗过程中,针刺不要过度,原因在于这么做常常会对正气造成损伤,因此对小邪进行针刺时,选取分肉间的穴位即可。
凡是对热邪进行针刺,应将邪气排散到体外,从而降低其热度,转至凉爽。排出邪气后,发热现象消失,这就说明病愈了。因此在针刺过程中要运用疏泄之法,将邪气的路径疏通,为其打开大门,使腠理开泄。邪气找到了出路,病就能治愈了。
凡是对寒邪进行针刺时,应当运用温法,目的是保养正气。针刺时,进针速度要慢,等其得气后要迅速出针。出针后,针孔已经关闭,正气才不会散出体外。如此就能让神气恢复到常态,精气逐渐达到旺盛,从而实现了补气、行血、散寒的意图,虚实就能调和,真气也就保护周密、存于内部了。
黄帝说:对五邪进行针刺时,分别选取什么样的针具较为合适呢?
岐伯说:对痈邪进行针刺,应使用有刃且锋利的铍针;对实邪进行针刺,应使用锋针;对虚邪进行针刺,应使用员利针;对热邪进行针刺,应使用镌针;对寒邪进行针刺,应使用毫针。
我再说一下所说的解结的理论。人是适应于天地自然的,同四季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将人和天地相参的原理作为依据,才能对解结发表看法。例如,只有下面存在着潮湿的沼泽地,上面才可以长出蒲草和芦苇,从它们长势茂盛与否的情况,就能想到水泽有多大的面积。依据这个道理,通过人外部形体强弱的情况,就能将气血的多少推测出来。
阴阳的变化,可通过寒暑的变化进行说明。天气炎热时,阳气散发到上部,地面的水分在蒸发之后升到空中形成**,此时草木根茎中水分的含量就降低了。人体在热气的熏蒸下,阳气也游动到外部,因此促使皮肤变得松弛,腠理打开,血气减退而津液向外溢出,肌肉也变得光洁湿润。在寒冷时,土地冻结,水寒结冰,人的阳气也被裹藏在体内,因此皮肤变得细密,腠理关闭,汗液不外流,血气旺,肌肉坚硬不滑润。严寒的天气中,擅长游水行舟的人,也无法穿梭于冰中;擅长开垦土地的人,也很难将冰冻的土地凿开。同样,擅长用针的人,也无法在阴寒到极致的情况下对四肢厥逆症进行治疗。倘若由于寒冷致使血脉凝结,如冰冻一般坚硬,运行不畅通,在这种条件下要让它即刻恢复到柔软状态是不可能的事。
因此,行水的人只有在天气回暖,冰面解冻、消融之后才可以在水面上往来运行,也只有在解冻之后才可以进行开垦挖掘土地。人体的血脉也是同样的道理,针刺只有在阳气运行、血脉疏通后才能进行。
因而对厥逆病进行治疗时,必须先通过温熨之法,调和经脉,在两掌、两腋、两肘、两脚以及项、脊等关节会合的地方,进行熨灸,等到温热之气流动到各个部位,血脉的运行也就恢复到正常状态了,然后对病情进行诊察,假如血脉润泽通畅,则说明身体表层有卫气浮动,可通过针刺使其复原;假如血脉处于坚紧的状态,则是寒邪旺盛的表现,可运用软坚散结之针法进行治疗,等厥逆之气衰退、阳气复原之后就停止针刺。像这样,以邪气聚结的情形为依据先疏通后治疗的方法,就是所说的解结。
运用针刺治疗疾病,主要目的在于对气机进行调节。人气从水谷中而来,水谷之气最先在胃中聚存起来,转化生成的营气和卫气分别运行在各自的路径中,宗气在胸中滞留、聚集从而形成气海,其向下运行的气体注入到气街穴处.其向上运行的流入呼吸道里。因此,当足部出现厥逆现象时,宗气运行就不能按照由上到下的方向进行了,脉中之血也紧接着发生黏滞现象导致运行不畅,所以,假如不预先通过温熨方法对气血进行调和,针刺治疗就无法实现预期的疗效。
运用针刺治疗疾病,必须对经络的虚实情况进行诊视、察验,用手来回切按,弹动经脉,感觉到随手指而动的经脉的部位后,将取出的针刺人穴内。如果手足六经脉气处于调和状态,则说明没有得病,即使是有些小病,也能在不诊治的情况下自行病愈。倘若任何一条经脉发生上实下虚而阻塞不畅的情况,这一定是横行的支络中存在旺盛的邪气,影响了正经气血的运行从而造成堵塞不通的现象。治疗时应将发病部位找到,对其运用泻法,这就是所说的解结法。
人体上部出现寒象、下部出现热象的,应首先选取足太阳膀胱经位于颈部四周的穴位,并让针在此停留较长的时间。针刺之后,还得对颈部和肩胛部进行温熨,这么做的好处在于能将上部的寒邪赶走,使热气从下到上融会贯通,此时才能停针,这就是所说的“推而上之”法。倘若人体上部是热象,下部是寒象,并通过诊察发现在下部经络中存在下陷不充的虚脉时,就应当运用补法,使其阳气运行到下部后停针,这就是所说的“引而T之”法。
出现浑身高热,神情浮躁,以及幻视、幻听、胡说八道等现象的,要对其足阳明经的正经、络脉的虚实进行诊察,然后选取穴位进行针刺。虚者进行补充,存在血郁而属实者则运用泻法。同时,在病人处于仰卧状态时,医生在病人头前,用两手的拇指和食指,将病人两侧的颈动脉部挟持住,对其进行按压、揉搓,挟持时间要久一点。还要捏起肌肤,遵循从上到下的方向进行切按,直到两锁骨上窝缺盆处停止。而后,将上面的动作重复进行,要有连续性,等到身体热度消退后才能停下来。这就是所说的“推而散之”法。
黄帝说:有一条经脉被邪气侵袭,导致发生几十种疾病的,有的症状是疼痛,或形成痈肿,有的是出现热象,有的感受到恶寒,有的发痒,有的形成痹症,有的表现为麻木不仁,症状变化多端,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呢?
岐伯说:这皆是因为被不同种类的邪气所侵害而生成的结果。
黄帝说:我听说气的叫法有很多,有真气、正气、邪气等。那它们分别指什么呢?
岐伯说:所谓真气,就是承受了与生俱来的精气,结合了后来获得的谷食之气,对全身进行供养。它给人体进行生命活动提供了动力,并对外邪具有防御作用。所谓正气,又名正风,指的是与季节保持一致的正常气候,它是在不同季节中,来自于该季节所主方向的风。例如春季来自于东方的风,夏季来自于南方的风,秋季来自于西方的风,冬季来自于北方的风。这些迎合季节而来的风,通常不会引发疾病。所谓邪气,又名虚风,它是一种贼风,于无形中伤害人体。它一旦对人体造成伤害,很容易侵入很深的部位而无法自行散开。而正风就算是对人体造成了损伤,部位较为肤浅,疾病也很轻微,因此可以自行复原,其中的原因在于正风来势很弱,无法将人体内的真气压倒,所以无需治疗就自己消散了。
虚邪贼风对人体的伤害,使人寒冷打战,毫毛竖起,肌肤松散,腠理打开,所以很容易渗入较深的部位。假如邪气对骨骼进行侵害,就形成骨痹;对筋进行侵害,就会引起筋脉拘挛;在脉中进行侵害,会使血脉堵塞而不通,血气积聚而化热形成痈肿;假如在肉腠进行侵害,和卫气进行搏结,阳气过盛就会导致发热,阴气过盛就会导致发寒,寒邪过盛,就会导致真气衰弱驱散,真气衰弱就会表现出虚象,人体正气空虚衰退后,阳气不足,就会出现形寒肢冷的症状;假如侵害的部位在皮肤之间,同卫气搏结而散发到体外,促使腠理打开,毫毛脱落,如果邪气运行于皮腠之间生成疾患,则皮肤会出现瘙痒;假如邪气滞留不走,营气和卫气不能调和,就会形成痹症;如果仅仅使卫气阻塞而无法流畅地运行,则会引起麻木不仁的症状。
虚邪贼风对半边身体进行侵害,会进入到较深的部位,在营气和卫气中滞留下来,营卫功能出现衰竭,致使真气散去,而邪气独自在人体内留存下来,就会引发半身不遂的偏瘫症。如果邪气是对较浅的部位进行侵袭,也会引起半身血脉不调和从而形成半身偏痛。虚邪贼风对人体深部组织进行侵害,寒热集结,长时间地滞留不走而黏在内部。倘若阴寒达到旺盛状态,阳热不举,营卫凝结阻塞,会导致骨节疼痛,肌肉干枯;倘若旺盛的是热邪,阴不胜阳,就会出现肌肉腐烂化为脓水的现象;假如虚邪进入到更深的部位而对骨骼造成伤害,就会形成骨骼坏死的骨蚀;假如邪气在筋部积聚,则会导致筋脉挛缩而无法伸展,邪气长时间滞留在那里无法消退,便会出现筋瘤。
邪气集结起来回到体内,卫气积聚滞留而无法复出,致使阳不化水,津液无法输布,在肠胃中积留下来和邪气搏结在一起,形成肠瘤,但发展速度很慢,拖延数年,用手触碰,有柔软的质感;假如邪气集结起来而气回到体内,津液运行停止,又连续受到邪气的侵袭而凝结不散,情况越来越严重且发展很快,邪气连续聚集,就成为昔瘤,用手按摸,有坚硬的感觉;邪气在深层的骨部集结并滞留下来,成为疾患,日益扩大,就形成骨瘤;邪气在肌肉集结,宗气在体内运行到此,跟邪气聚结并停留不去,如果有内热存在,就会化为脓水,如没有热就成为肉瘤。上面所说的这几种由邪气引发的疾病,变化多端,发病时也没有固定的部位,可是按照症状表现,都有一定的名称。